第17章 吃肉(1 / 2)

“香。”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回答,竟讓蔣大妹新潮澎湃,不斷處於自責中。

簡陋的家,每日清湯寡水的飯菜,不要說孩子們受不了,連大人也是扛不住,可不能為了那點的自尊,而殺了還未養大的豬,她決定把這豬養幹淨,盡量讓澀臭味不在家裏出現。

接下來她便開始三天兩頭給豬洗個澡,煮豬食抬到門外背風的屋簷下,她這行為被凡幺妹知道,還被凡幺妹奚落了一句:“農村人啷是有什麼窮講窮的,你這不是放屁脫褲子,白費勁。”

蔣大妹自然不同意她的觀點,人再是農村人,該講究的時候要講究,該有的生活也要,不能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和家人。為此她又進入剛與孟賢達結婚時的情境。

沒嫁孟賢達時,蔣大妹根本不知道孟賢達的家庭環境是怎樣?嫁給孟賢達後,她逐漸了解到孟賢達的家庭環境。

孟賢達是家裏的長子,在他下麵還有兩個弟弟,三個妹妹在讀書,後來婆婆在自己生兒子奇奇的前三個月,又給他添了一個小弟弟,再加上他的老爺、奶奶,又是自己的一雙兒女,他們家便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要有多熱鬧就有多熱鬧。

孟賢達沒成家時,家裏再熱鬧再擁擠也沒影響一家的和睦,可他要結婚了,本來是一件好事,可家裏為他的婚房鬧得不可開交。

全家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全擠在上下四間的兩層樓的樓房裏,自然騰不出多餘的房間作為他們的婚房。孟賢達的爺爺奶奶說他們讓,他們搬出去隨便找間房打發日子,可大妹的公公死活不同意:“這麼大的歲數,搬出去,別人怎麼看我?我還有臉麵在這社會上混嗎?”

讓弟弟妹妹擠一屋,他下麵讀高中的妹妹也不同意,還說:“男女授授不親,不方便。”

無法的公公猛然開竅,決定在很短的幾天裏,帶上孟賢達與他的倆個弟弟,硬是在自家屋子的二樓頂部,硬搭出一大間又長又寬的閣樓作為他們的婚房。

那婚房熱天還算舒適涼爽,可冬天冷入冰窟,因是屋頂又不敢生火。孟賢達在家還算好,起碼冬天再冷有個捂腳的人,一個月後他的探親假滿後,又是她一人獨守冰寒孤寂的月宮一樣,還好正讀初中的那個小姑子,晚上時常跑上閣樓來與她作伴。

接下來便是向公公學裁縫,哪知公公脾氣大,一次兩次出錯,總發她的脾氣,還說她不是學裁縫的料,喊她好好為他們孟家生幾個娃才是女人該做的事。

委屈自然有,當初表姐介紹時,想想才從農村逃出來,隻想學一門能自食其力的手藝,一聽孟賢達家是世襲裁縫,便有意見見,那知看到一表人才的孟賢達,竟對上自己的眼,就把自己作主嫁了。

對於公公隻能委屈求全,不然學不到手藝,自己真成了他們家傳宗接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