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推理進行時(2 / 2)

“如果沒有得逞的話,那趙巧雅又是怎麼死的?”薑峰追問道。

“解釋同樣很簡單,那就是趙巧雅自己把自己殺了。”

“你是說自殺。”秦文麗一陣驚詫。

“對,就是自殺。”雲飛揚在眾人間掃了一眼繼續說道,“我想趙巧雅可能知道,或者覺察到了自己身處險境,隨時都會被殺,所以她早早的就已經將安眠藥掉了包,凶手投放的根本不是什麼安眠藥,而是與安眠藥相似的其他物質,具體是什麼我還不太清楚”

“你們看這裏。”雲飛揚指著床墊下的安眠藥說道,“這些都是文麗姐姐找到的。而這些安眠藥正是趙巧雅掉包後藏在這兒的。我想大家心裏一定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凶手在行凶時難道沒有注意到藥的真假性嗎?其實這隻能怪凶手自己,他太自以為是,太過於自信。或許他根本想不到趙巧雅會察覺到他的陰謀並調換了安眠藥。這也讓我感歎趙巧雅對凶手的極限了解,因為了解,所以選擇自殺。”

“‘因為了解,所以選擇自殺。’這是什麼意思?”秦文麗問道。

“趙巧雅太了解凶手了,她知道如果她不死,凶手是不會收手的。她擔心凶手的再度行凶會失敗,會被我們抓獲,所以為了保護凶手,為了完成凶手的心願,她親手殺死了自己。”

“既然這樣,那趙巧雅幹脆死在凶手的手中不就行了嗎。何必多此一舉。”一直未言語的馬海揚不禁疑問道。

“我想一方麵趙巧雅是想力求保險,如果她死在凶手的手中,一旦事件偵破,凶手一樣難逃懲罰。而像如今這樣,趙巧雅是自殺的,即使知道凶手有過犯罪行為,但最終未能殺死死者,最多隻能判個殺人未遂。而另一方麵,趙巧雅有話要對我們說,這也是她死前最後的一點企盼。也就是在現場發現的遺書。”雲飛揚拿出那封遺書說道,“這封遺書確實是趙巧雅寫的,文麗姐姐也曾給予了證明。那麼請大家細細品味這首絕筆詩,就不難發現它其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了:前兩句寫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或者準確的說來到你們中間是一種錯誤,而接下來的兩句是寫來到這裏的原因。‘星空的璀璨’、‘天空的笑臉’其實都指代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我想大家此時心中也已有了幾分答案。由此我們也解開了趙巧雅當年為什麼會拜秦前輩為師,其中也許有秦前輩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她自己。”

大家都在咀嚼雲飛揚話中的意思,過了片刻,秦文麗又問道:“那凶手為什麼要殺巧雅呢?”

“這個問題嗎?我就先賣個關子,等會兒你就會自然明白了。”雲飛揚沒有直接回答秦文麗的問題,而是話鋒一轉,繼而言道,“接下來我再說說第一宗命案,關於第一宗命案的大致過程先前我已經說了,隻是當時有幾個疑問一直困擾著我。凶手先潛入秦前輩的房中下藥,然後等秦前輩回房喝下摻有藥的水昏睡過去後再用剃須刀片劃破其右手手腕,導致秦前輩流血過多而亡。但你們想一想,這樣的手法不是很麻煩嗎,像預謀殺死趙巧雅的方法多好呀,既省時,又可以避免多餘而又容易出差錯的環節。退一萬步講,用這種方法也可以,但既然要偽裝成自殺案件,為什麼還會出現那麼多與自殺格格不入的現象呢?例如,左手行凶,刀口的方向,遺落在現場的藥片等,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難道凶手老糊塗了,其實不然,直到剛才我才真正明白了凶手的意圖。是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是偽裝自殺,從而導致了其它方麵的疏忽。凶手根本的目的並不是要偽裝成自殺案,而是利用那些假象來誤導我們,從而達到嫁禍他人的目的。”

“嫁禍他人?”眾人又一次的驚歎,雲飛揚的話一次又一次的超出人們的理解範疇。

“沒錯,凶手假象的製造完全指向了趙巧雅。不過,在此我還要說明一點,我們所看到的現場與凶手原來製造的現場有些許的差別,我想這些差別連凶手自己也不明白吧。”說到這兒,雲飛揚掃了某人一眼,但很快又收了回來。

“什麼差別,你快說。”薑峰似乎聽的入了迷,興趣極大,急切地問道。

“原本的凶案現場應該是有一瓶安眠藥的,目的就是為了指證趙巧雅。而且凶手行凶之後,並未將凶器留在現場,而是帶離了,其目的是為了增大他殺的可能性,和後麵的計劃。可我們看到的恰恰與此相反。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