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藝術體操運動的組織編排1(1 / 3)

第一章藝術體操運動的組織編排1

1.藝術體操的概述

藝術體操是一項新型的女子競技體育項目,是國際體育競賽項目,又常被稱為韻律體操。有團體賽、個人全能賽和個人單項賽。藝術體操也是學校運動會常見項目。

基本狀況

(1)概念

藝術體操是一項徒手或手持輕器械在音樂伴奏下以自然性和韻律性動作為基礎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一種藝術性較強的女子競技性體操項目。

(2)內容

藝術體操動作內容繁多、風格各異,而各類動作均具有優美和藝術性的特征,並充分地展現出協調、韻律、柔和、幽雅等女性健美氣質,因此非常符合女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3)動作

藝術體操動作包括走、跑、跳、轉體、平衡和身體各部位的擺動、繞環、屈伸、波浪等徒手練習,以及手持繩、圈、球、火棒、彩帶、紗巾等各種輕器械的練習。

(4)作用

通過這些肌肉都能得到均衡的發展,對身體的全麵發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它不僅能發展柔韌、力量、協調、靈巧等身體素質,鍛煉健美的體態和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而且還可以培養節奏感、優美感,提高音樂素養和表現力。所以,藝術體操是女子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美育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

(5)要求

①時間價值藝術體操個人競賽要求音樂時間為1分15秒至1分30秒。每套動作的技術價值由10個最高價值的難度來決定的。在運動員所完成的10個最高價值難度中,至少有5個難度動作是屬於各項器械所要求的規定身體動作組,並且要與器械特有的技術動作緊密結合;

②人員數量藝術體操集體競賽要求每套動作必須由5名運動員來完成。

(6)項目

藝術體操在體育領域中還是一個較新的運動項目,作為國際性競技項目至今有40多年曆史。從1984年開始,藝術體操已成為奧運會的競賽項目。

曆史發展

(1)傳入中國

藝術體操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並於20世紀50年代經前蘇聯傳入我國。當藝術體操在20世紀中期引起國際體操聯合會的關注之時,這項運動的愛好者們把它叫做“現代體操”。

19世紀藝術體操還沒有單獨分出來,它的起源也許還和芭蕾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直至20世紀30年代在東歐出現表演賽之前,這個項目的發展一直非常緩慢,但是在得到了國際體聯的關注之後,藝術體操馬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女選手們。

(2)體操雛形

19世紀末出現有音樂伴奏的各種身體動作練習。20世紀初,法國的生理學家喬治·德邁尼、瑞士的音樂教師台爾·克羅茲、德國的舞蹈教師拉班以及現代體操家博德和梅道等人主張以女子優美的自然體型為基礎,在音樂伴奏下,做出各種有節奏的藝術造型動作活動,從而發展女子身體的柔韌性,形成正確的健康的身體形態,同時增強人體動作的藝術性和協調性。

後來,專門從事研究體育與醫學的愛沙尼亞人艾德勒及他的學生庫普,在長期致力於創造符合美學要求的和諧的研究之後,將動力性動作與放鬆的流線型動作交替進行,最終形成了具有活力及獨特風格節奏體操的雛形。

(3)正式命名

藝術體操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經過長期實踐逐漸形成的。20世紀50年代正式定名為藝術體操。

1962年被國際體操聯合會確定為競賽項目。1963年舉辦第一屆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被列為奧運會競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