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肯吃虧的生意人(1 / 2)

第三十三章肯吃虧的生意人

水口鎮的木材生意結束後,方明就沒有再去麻煩過劉起。他心裏很清楚,兄弟們能混到目前的局麵,其實都很不容易。尤其像劉起這樣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本來起點就低,能坐上今天這個位子,他的付出的要比別人多得多。如果大夥兒經常去找他幫忙,不是讓他很為難,就是讓他犯錯誤。方明不願把好朋友架到鋼絲上行走!

他覺得自己如果能把手上的這幾項生意做好,前景就相當可觀了。用不著舍近求遠另找麻煩。就拿明耀土產公司來說吧,經營的幾樣土產都最具地方特色,而且是其它地方無法複製的。在品質上,其它地方的同類產品也無法趕超。隻要誠實守信把好質量關,公司接到的訂單肯定會越來越多,生意也會越做越大越紅火。

從公司成立以來,收售仙草一直是最大項的生意。經過幾年的經營,霞陽的仙草的品質,已經得到了幾個連鎖廠家的認可,大家都喜歡用這樣的優質原料。可以說,明耀土產加工公司,已經為霞陽的仙草打出了相當大的名氣了。

可是今年初夏,霞陽發去的幾批貨,卻差點讓公司的信譽跌到了穀底。

這幾年霞陽的仙草出了名了,參加經營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霞陽鎮的官塘村有個王姓商販,因為妹夫在鄰鎮擔任信用社主任,能夠幫他貸到款子籌到本錢。從前年開始,他就聯係幾個夥計,也做開了仙草收購生意。

因為收購的量大,仙草隻能賣向一些廠家。他們循著明耀土產公司的路子,也把仙草販賣給那些廠家。但在販賣的過程中,為了增加仙草的重量,獲得些眼前的利益,在仙草交易前,他們給本應幹透耐存的仙草灑上了水,結果讓廠家吃了大虧。當廠家從倉庫裏調用原料時,發覺有相當部分才貯存不久的仙草,整捆地發黴變質了。

廠家蒙受了損失,廠長大光其火,責成采購員向經銷商追討賠償。采購員發函過來表明了意圖。王老板作了弊心裏有鬼不做聲不動彈。方明卻趕緊帶著楊能武趕到客戶那邊進行處理。

方明很著急。做了這麼多年生意,他最怕遇到的就是這種問題,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公司售出的貨物,真的在質量上出了這麼大的岔子,那會讓自己丟掉信用,以後還怎麼做生意呀!

雙方一見麵,方明便首先做出了聲明:如果是自己公司的貨物質量出了問題,一定雙倍賠償。請廠家放心!

問題仙草被搬出來了,總共有二十多捆。加工到位的仙草本來是香氣馥鬱、色澤金黃且有韌性。可眼前仙草顏色暗沉,觸手即斷,有些地方還長出了白毛。拆開捆紮的竹篾一看,裏麵還不斷地冒著發酵的熱氣,散發出一種腐敗的味道,而且仙草當中還夾著很多雜草和泥塊。

“從邊上那些還沒有變質的仙草來看,這是霞陽的產品。不過卻不是我們明耀土產公司發的貨。我們捆紮用的都是細薄的毛竹篾——這是方總特意交待的,說是不能讓那些額外的包裝物,占去太多的重量,免得叫客戶們吃虧。這每捆仙草的規格、重量跟明耀的也不一樣。當初設計捆紮用的壓榨機時,我們就專門設計了自己的尺寸——這也是方總的主意。那邊堆著的才是明耀的貨!”楊能武道。

說完後,楊能武又走到另一個貨堆旁,抱過一捆仙草來,割斷竹篾稍作翻動,撲鼻而來的就是一股濃鬱的香氣。再往裏邊翻,看到都是幹幹淨淨、黃黃燦燦的仙草。兩邊的貨物一對比,馬上就看出了優劣區別,明耀公司確實不是問題仙草的貨主。

“肯定是那個王老板運來的仙草!那家夥長得就鬼頭鬼腦的,一看就不像個正經生意人。都怪我,當初貪他每斤兩分錢的便宜,我們從他手上進了兩車的貨呢。幸好我們開始用的是他的原料,要留到現在還不全都壞了。他不敢到這兒來,我們也要到霞陽找他去!”采購員氣憤地說。

“從具體的數量來看,你們的損失還不是很大。你看這樣好不好?”方明看著那些問題仙草,說道,“我稍微估算了一下,這些變質的仙草連帶運費,損失大概在一萬元左右。你們要是到霞陽找那個王老板理論,還不一定找得到他本人,因為他現在正躲著呢。就是能找到本人,也不一定能把問題處理好,還費心費力很麻煩。我也是霞陽人,這個損失就由我來負擔吧。還得麻煩你先去征求一下郝廠長的意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