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35(1 / 1)

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35

剖析矛盾法

(一)

山東省有一個農村幹部,在談到花生怎樣才能生長時,談了下麵的一段話:

花生在順利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係列的矛盾,這就要分析與解決這些矛盾。比如花生插種的問題,種晚了生長期短,就要影響增產;種早了地溫低,出不全秧苗,也要影響增產,這就是矛盾。認識了這個矛盾,就要分析解決這個矛盾。我們依據花生本身的生長規律,找到了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就是抓住適宜的火候搶播。也就是在立夏前後地溫穩定在攝氏十四五度的當兒,突擊播種,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矛盾。一個矛盾解決了,又一個矛盾擺在眼前,稀植和密植又有矛盾。種稀了,單棵成長好,結果多,但是總產量上不去;種得太密了,棵與棵之間受影響,也會喊產。過去以為肥沃地地力強,能夠長起來,可以種得密一些;薄沙地地力差,長不起來,可以種得稀一些。誰知,這樣會使矛盾更加尖銳起來,反而不能增產。因為好地又密植,棵棵都長得旺,就沒有透光的地方,結果就給花生的生長造成了困難,勢必減產;薄地又稀植,花生單棵可能長得不差,但整體產量肯定會受影響。這個矛盾的解決,就要把花生的單棵與整體的關係處理好,薄沙地要密植到九千墩,肥沃地密植到五六千墩,中等地七千墩左右。這樣合理密植,稀與密的矛盾就相對地解決好了。

這個幹部對花生的順利成長的分析,所使用的思考方法就是剖析矛盾法。矛盾普遍存在,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所謂剖析矛盾法就是剖析事物間的矛盾、確定主要矛盾重點突破、找出解決這種矛盾的辦法來的一種動腦方法。

(二)

那麼,剖析矛盾法的運用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分析矛盾的類型,確定關鍵矛盾。

世界上的矛盾無限多,類型也很多。如有客觀矛盾與主觀矛盾,有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單一性矛盾和複雜性矛盾。在解決矛盾的時候,首先要區分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矛盾,因為各種矛盾解決的方法各不相同,如果不首先搞清它的性質和類型,就不可能采取正確、合適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比如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它們的性質不一樣,解決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樣。對抗性矛盾的基本特點是矛盾雙方根本對立,不可相容,矛盾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表現為激烈的衝突,雙方鬥爭的結果是以一方失敗而告終;而非對抗性矛盾則完全不同,它們不是根本對立的矛盾,矛盾雙方可以互相協商解決。其次解決矛盾前還必須確定誰是主要的、關鍵的矛盾,以便於騰出精力進行重點突破,這樣可以取得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時候,有一位宰相乘船去江南,船被一座大橋擋住了,船比橋洞高出5公分。怎麼辦呢?拆橋令萬民痛斥,鋸船有失宰相的臉麵。宰相急得束手無策。

這時,岸上有個漁童說:“我有法子。”宰相請他上了船。漁童說:“隻要宰相用船把岸上逃荒的老百姓帶上一程,船就可以過橋了。”宰相隻好依他說的,讓那一群百姓上了船。果然,船得以從橋下順利地駛過了。

宰相之所以想不出最省事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因為他沒有抓住船與橋之間的主要矛盾,隻看到了船高與橋低這一對表麵性的次要矛盾。聰明的漁童通過動腦,發現船不得過橋的主要原因是宰相船上人少吃水淺,若要船過隻要請逃荒人上船增加重量讓船下沉些,就可以順利駛過橋去了。這裏,漁童正是通過剖析矛盾抓住了橋低與船吃水淺這一對主要矛盾來解決問題的。

第二,對各類不同矛盾中的各種特性,必須具體分析。

毛澤東同誌說過:“不論研究任何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帶主觀性,必須對它們實行具體的分析。離開具體的分析,就不能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不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就不能正確地解決任何矛盾。

有一個戰士在日記中曾經這樣寫道:“有一次,我們班進行戰術訓練,有幾個同誌動作不認真,當時我也不加分析,認為都是怕苦,就集合起來批評一頓,並講了一些大道理。可不僅沒有收到好效果,反而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說我不了解情況亂下結論。當晚開班務會時,給我提了很多意見。原來三個動作不認真的同誌,情況不一樣,隻有一個確實怕苦。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主觀主義的毛病。第二天,我把自己多餘的鞋給了那鞋底磨破了的戰士;我對那個腳疼的戰士不僅沒批評,還表揚了他帶病堅持訓練;我還和那個怕苦的同誌談了話,講明了戰術訓練的重要性。結果,大家的動作都很認真了。以後,我就經常注意根據班裏的每個同誌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幫助教育每一個人,因而不斷收到良好的效果,人人心情舒暢,同誌們之間的團結友愛也更好了。”

這一段話具體地說明了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