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蜀山遺府現靈寶(1 / 3)

盤古混沌世界。

千萬個元會以來,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相傳,整個盤古混沌世界,不僅僅包括洪荒大陸主體碎裂而成的“地仙界”;還包括其它的大千世界,共稱“三千世界”。(1元會=129600年)

當然此地的“世界‘三千’”之數,隻是一個概數,意指很多很多、不可計數的意思。

其中,人才輩出的蜀山修仙界,就是這“三千世界”中的一個中千世界。前文之所以說蜀山人才輩出,那是因為曆代蜀山修仙界內能夠飛升地仙界之士,在飛升地仙界之後都會很快嶄露頭角,修煉萬年後大都能成為地仙界中一地小霸主。

蜀山修仙界。

自從數月前的一大發現之後,平靜了有上千年的蜀山修仙界,又開始波然詭譎、風起雲湧。這是因為一座上古時期的古仙大能遺留的一座遺府鬧的,據傳它即將在蜀山修仙界大陸北方的“無垠北海”出世,由此修仙界內沸沸揚揚、熱鬧非凡。

蜀山修仙界,許多修為不高的修士也趕去了無垠北海,以期自身福緣深厚到時能夠獲得一些法寶、丹藥或者仙訣等物,更有甚者是想趁此盛會之機拜個厲害的師父,將來也將成為修仙界的一張佳話美談。

且說,那蜀山修仙界最頂尖的五大門派,分別是東昆侖山昆侖派,九華山崆峒派,西北大雪山的天山派,蜀中的峨眉山峨眉派和青城山青城派。

聽聞此千年難遇的大盛事,五大頂尖門派各自派內幾十上百年來不理俗事的掌門真人,都放下其他事情出關商議此事。

話說這五大掌門真人,可都是有著渡劫期修為的大修士。平時把派內俗事交由下麵的長老或者執事處理,根本不浪費一點修煉時間;一般非重大事情,甚或者關係本門派興亡之大事不會出關,一心一意努力修行,隻為渡劫後期那最後成仙了道的“九九大天劫”做著準備。

相對於成金丹時的“三九小天劫”、化元神時的“六九中天劫”,“九九大天劫”危險恐怖了千百倍。如果沒有厲害的仙寶、仙丹護持,隻憑普通法寶、丹藥去渡劫,十個渡劫者渡劫十個都將隕落於雷劫之下。

所以五大掌門真人修為達到渡劫期後,除了提升自身修為,時間大都花費在祭煉、搜尋渡劫秘寶或者修煉渡劫秘法上了。而此次仙府出世,裏麵肯定有仙寶、神丹或者仙草、秘法,如果獲得一些,肯定會大大提高自己渡劫的把握。所以,幾大掌門真人何樂而不為呢?

宗門高層商議後,五大門派不約而同的決定,由本派掌門真人親率派內眾合體期長老,以及部分修為拔尖的核心真傳弟子,乘坐派內大型寶船趕往無垠北海。

五大派這個消息傳出後,可謂震懾了不少窮凶極惡的魔道巨擘、妖道鬼修、邪門修士,使得其中一部分膽小惜命之徒,猶豫半響後幹脆放棄了這次的重大機緣,畢竟法寶、仙丹再多再好也需要有命去享用啊,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當然,此事震撼歸震撼,邪魔妖道中的大部分修士,猶豫了一番後還是沒有放棄這千萬年難得一見的機緣。

畢竟一般仙府很大,陣法禁製層出不窮,正邪之間也不一定碰得著麵;就算會碰麵倒黴的也不一定就是自己啊,更大的可能是別個修士;而且,邪魔外道之輩,誰手中會沒有幾手保命手段呢?再說,邪魔外道中也有一位渡劫期老祖,天塌下來也有這位老祖先頂著。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對眾修士而言,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當然,趕往北海古仙遺府的修仙者,除了擁有渡劫期強者坐鎮的五大頂尖門派之外,還有蜀山修仙界內九大州八十一郡,以及海外三十六大島、七十二小島的許多中小門派和眾多散修強者,能及時趕去的大部分都是金丹修為以上的修士。

這些中小門派或者海外散修,也都急急忙忙的準備一番後,盡皆趕往這一輩子都難遇的修仙盛宴去了。其中,不乏一些本身離無垠北海近的先天期、築基期這樣的低階修仙者,不過那些後天期的“小螞蚱”就去不了了,北海上的一朵浪花都能淹了後天期修士。

這些先天期、築基期修士,雖然個個修為都很低,而且就連築基期修士都不能長期飛行,一天趕不了幾百裏路;但是誰讓他們挨著北海這個地理位置這麼近呢,他們或乘船、或劃舟、或駕飛禽,三五成群的趕去湊熱鬧。

不過修仙界其他離得遠的低階修仙者,可就沒這麼好運了,如大陸南部、南海群島;估計等他們得到消息後,再趕來北海少說也得一年甚至十幾年時間,這還是不計算吃飯睡覺的時間在內;甚至南海海邊的先天期修仙者,都要花費上百年時間才能到大陸北邊的北海,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更別談自身壽元的不足。

而一些坐鎮宗門,沒有去北海遺府的修士,也可以通過宗門的通訊陣法萬裏傳音,隔著千山萬水了解到前線遺府的情況。而散修、或者小宗門沒有通訊陣法的修士,也可以通過傳訊玉佩、通訊符詢問一些以前結交的宗門好友,同樣能夠很快知道古仙遺府的詳情狀況。

那些北海附近的低階修仙者,都盼望著自己氣運、福緣深厚,個人機緣不差,到時乘著人多混亂,自己好乘機混入古仙遺府;隻要自己小心地避開那些高階修仙者,最終未必不能分得一杯羹,到時麻雀變鳳凰、修為境界一日千裏。

修仙求真之路,本來就不可能一路平坦,大家都在爭這一線生機。沒有大毅力、大勇氣,就算是可能有的大機緣也會錯失掉,最終蹉跎人生。前怕狼、後怕虎,總想萬無一失,還不如不修仙求道,隻爭那俗世的富貴。

按照蜀山修仙界修為境界的劃分,飛升前分為:後天期(內勁高手)——先天期(又稱練氣期)——築基期——金丹期(金丹神光)——元嬰期——元神期(又稱化神期、分神期)——合體期——渡劫期——大乘(成)期。

修仙界中,渡劫期的修士又尊稱為“XX真人”“XX真君”,大乘期即將飛升的修士則可以稱呼一聲“XX真仙”了。

其實,麵積至少十萬億平方公裏的蜀山修仙界,合體期修為以上的頂尖強者還是很稀少的,近千億人口、上千萬修士才得如今的區區數百位合體強者而已;這數百位合體期強者,不僅包括了正邪雙方的人類強者,還包括全部飛禽、走獸和鱗甲類的妖族強者。

畢竟一萬個低階修仙者最終難得有一人結丹凝嬰,一萬個中階修仙者也難得有一人能夠化神成功,而這些能夠達到化神期的修士,也並不是人人都能夠“陰陽二神”剛好合體的。

至於大乘期這樣凡間的絕頂高手,蜀山修仙界這最近幾百年來更是聞所未聞。究其個中原因,修仙界中除了那些活得夠久的頂尖強者,或者是有些曆史的傳承宗門,再也沒有幾人真正清楚千年前的動蕩與劫難了。

整個蜀山修仙界,真正可以稱之為高手的修仙者畢竟隻是少數,更多的還是那些中低階修仙者,這些人才是蜀山修仙界的基礎與未來,誕生高手的搖籃。

最終,修仙界眾多的金丹期、元嬰期修仙者,甚或者是一方霸主般的化神期、合體期修仙強者,大部分都能夠在幾個月之內趕到無垠北海;而遠一點在南海周邊修行的修仙者們,也在趕來的路上了。他(她)們或者是駕著白雲黑霧,或者是騎著飛禽異獸,或者是禦劍淩空飛行,或者是一宗一族的坐著飛船而行······

從蜀山修仙界的高空望去,就可以看到一片“長箭”射向北海的一個點。

北海上的古仙遺府,是怎麼被一眾修仙者們發現的呢?這事還要從頭說起!

起初,隻有一些數月前偶然經過北海此地的修仙者,或者是一些開啟了靈智的飛禽海妖獸發現北海此地的異狀奇觀。

而那些敢到無垠北海來的修仙者一般修為都不會太低,至少大部分都是能夠飛行有金丹期修為的修士,這是因為一般海中的妖怪、凶獸比陸地上的妖獸厲害了幾十上百倍,數量也是數以萬億記,數不勝數;其中少部分大宗門、大家族中沒達到金丹的修士,也有能用靈石為動力與防禦的寶船;兩者的見識一般都不會太低,見到這般遺府出世的壯觀景象,都能夠較快的判斷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緣,更不用說因為遺府出世導致靈氣波動的範圍之廣了。

其中,那些已經開啟靈智的海中妖獸,有父母親朋的或是告訴自身的父母親朋,或者是族中長輩,甚或者是這一大片區域的統領大王。隨著時間的推移,消息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中高階妖獸會得到這個消息;甚至是其中哪個海中妖獸有陸上妖獸朋友的,而本身又擔心自身實力不足,也一般會叫來陸上妖獸一起行動。

就這樣,想保守秘密都不可能。

而那些修仙者,或是少部分的來北海尋親訪友,或是來海中殺妖取丹,或是到北海尋幽探秘,更或者是途經此地到北邊極地去的修士,機緣巧合發現此地但是又擔心這裏畢竟屬於大海是妖獸的世界,特別是“海”中海妖的後花園,叫幫手當然是大家驚訝後的第一反應了。

於是,有家族的修士就去叫族中長輩高手,有門派的修士就去通知派中長老門主,而沒家族又沒門派的散修則幹脆呼朋喚友;因為無垠北海上,古仙遺府出世的異象太過宏偉耀眼了,目力超好的修士相隔百裏之外都能模糊的遙遙望見;遺府顯現異狀兩天之內,就不止一倆夥修士發現此地遺府出世的秘密,隻要其中有一夥人第一個呼朋喚友,其他人就會暗暗想道:你們可以喚幫手,自己沒有幫手肯定吃虧,我也叫人去。

就算一點深厚背景都沒有的散修,也會盡可能的想辦法把遺府開光的消息傳出去,不說海中體積巨大的妖獸的威脅,就是各門各派的修仙者多一些自己也好渾水摸魚啊。

而哪個個人或者門派,想遮擋遺府出世的異狀是不可能的,這可是古仙大能遺留下來的手段啊,你一個連低級仙人都不是的修仙者根本不夠格,所以大家也不多想吃獨食的可能。

終於,這個不能說的秘密成了修仙界公開的秘密。

“無垠北海”這個名字的由來,那是因為大陸北邊的北海之上島嶼很少,不像大陸南邊的南海那般島嶼星羅棋布,所以從蜀山修仙界高空中望去——北海就像一麵一望無際的大鏡子,看不到邊際。北海上幾乎全都是讓人絕望無助的黝黑海水,果真浩瀚“無垠”一般,從而修仙界稱之為“無垠北海”。

不過北海之上島嶼稀少,並不等於沒有一個島嶼。

北海的幾個島嶼與廣闊的海底中,也有一些蜀山修仙界其他地方沒有的珍貴材料。比如北海的千年寒鐵、百年紫光鐵、千年冰魄心、奇香獸獸囊、海底化蛟水藤······所以北海之上的十幾個有數島嶼,不僅有幾個傳承了數代的中小門派坐落於此,而且一些家族或者門派的分堂也在此設了點,專門探尋或者收購這些獨特的煉器煉丹材料。

北海上往來的修士,說不上多若螞蟻搬家,但是每日卻斷斷續續的從未真正間斷過。

遺府出世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修仙者圍攏在即將開放的古仙遺府周邊,瞻仰著前輩大能的遺跡。

遠遠的望去。

那是一座方圓整整有數百裏廣闊,山高至少有十萬丈的高山,整座大山都包裹在一個大型的不知名陣法或是禁止之中,阻隔著任何一個妄想進入裏麵的修士。大山的底端直抵在北海海底,頂端直透遼闊的星空,裸露出來的大山周身散發著迷蒙的土黃色光芒,整座大山看起來好似擎天巨柱般的盤古大神一樣頂天立地。

就算是合體期甚至是渡劫期修為的頂尖強者,隻要靠近土黃色神山十裏處,周身的遁光都會同樣的搖搖欲墜,隻感到一股無形的浩瀚氣勢從四麵八方壓迫而來,有變成肉醬的危險。所以,看起來十裏處靠近神山的陣法禁製對蜀山的修士是多餘的,因為就像建一棟厚達數丈的鋼鐵堡壘養豬一樣,是那麼的多餘。

如果那位頂尖修士或者海中的高階妖獸繼續靠近神山的話,可以想象他肯定會跌落海中然後變成一堆爛肉,最後可能會可笑的淹死在普通海水之中。

所以,不管是先期趕到的眾修士或者附近的海妖獸,還是後期趕到的蜀山五大頂尖派、妖族頂尖族群,都以神山為中心隱隱的圍成一圈,遙遙的在十裏之外等待著陣法禁製的消失。

修為高並且飛的也高的修仙者,甚至可以看到神山的山峰上有一潭水波淩淩的天池,她就像黑夜裏的一顆閃亮的明珠,又好似星空中十五的圓月般皎皎如盤,微波淩淩,輕輕蕩漾。

整座雄壯巍峨地神山,被一個巨大的蛋形水藍色天幕包裹著,眾修士猜想那一定就是古仙遺府的護山陣法吧,不過更多的是防禦同樣修為的古仙大能。

土黃色的巍峨神山,肉眼看去它好似真的在這一方蜀山世界之中,又好像是處於另一個神秘的異空間之中;這無垠大海上的神山影像,隻是它在這一方小小世界的一個投影而已,它還沒有完全降臨到這個蜀山修仙界。

空間法則的奧妙,在這裏演繹的淋漓盡致,就像私塾老師在教你讀書寫字一般。本來這也是一眾修仙者最大的一次機遇,可惜就算是大乘期高手甚或者天仙般的人物,也參透不了這涉及到天地核心奧秘的法則規則,畢竟他們的境界層次遠遠未曾達到這一層麵,可惜了!

透過外圍水藍色陣法禁製的光芒,修有天眼通或者天生靈眼的修仙者,模糊地可以看到神山之上一群群的雄偉宮殿式仙府,有序的點綴在神山之上。

仙府殿堂一群群、一簇簇有序的排列在神山周邊,而從神山腳下越往山峰天池建築就越稀少,但卻越發宏偉壯麗。宮殿通體使用不知名珍稀材質修建而成,似金精又似仙玉,似是而非無人知,想來應該是上古洪荒時期的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