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樓不但在海麵上能見到,在江麵上或沙漠中也能看到。不過沙漠中的幻景不在半空而在地麵上。這是因為白天沙漠貼近地麵的空氣溫度高於上層,所以上層密度大而下層密度小,密度大的反射鏡在上層,就把藍天、樹木、房屋反射在沙灘上而且形成倒影,所以藍天像湖水,使不少沙漠旅行者上當受騙。
無論哪一種海市蜃樓,隻能在無風或風力微弱的天氣條件下出現。當大風一起,幻景頓時消失。這是因為這種空氣層極不穩定,大風一刮,上下層空氣攪動混合,上下層空氣密度沒有什麼差異了,光線就不會出現折射和反射的現象了。
“仙境”的秘密被揭穿了,但人們並沒有失望,觀賞海市蜃樓仍是人們極向往的樂趣。而人們更向往的是蓬萊的人間“仙境”,因為蓬萊的風景本身就非常美麗。蓬萊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有“仙閣淩空’”,“海市蜃樓”,“萬裏澄波”,“獅洞煙雲”,“日出扶桑”,“晚潮新月”等十大勝景。
奇煙怪霧
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的主人公——唐僧師徒四人,在往西天取經的途中,不知遇到過多少妖魔鬼怪。這些妖魔鬼怪常常是忽而出現、忽而隱沒在奇煙怪霧之中。當唐僧師徒誤入魔洞時,更是隨著恐怖的隆隆巨響,妖煙四起……
那麼,在自然界裏,萬山叢中是否有這種令人生畏的奇煙怪霧呢?看來,這並非《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憑空想象和任意虛構,這種神秘莫測的自然現象雖然罕見,但還是有的。
美國阿拉斯加州是個多火山地區。奧古斯丁火山、卡特邁火山是該區的活火山,以常常噴發而著稱於世。卡特邁火山1912年大爆發以後,科學家曾前往考察。他們在這座活火山西北約10千米處,發現一條寬8千米、長約16千米、麵積約1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帶,被火山灰所覆蓋,滿布著成千上萬個噴氣孔,有一排竟長達1000米以上。伴隨著令人恐怖的隆隆巨響,噴氣孔不斷向上空噴出混雜著火山灰的熾熱氣體。氣體在高壓氣流的帶動下,以颶風般的速度,咆哮著向山穀下方推進,以雷霆萬鈞之力,把沿途的樹木全部推倒。有如妖魔出動,令人膽戰心驚,望而卻步。在山穀上部,煙柱更為密集,致使穀地完全為濃煙所籠罩,所以地質學家稱之為“萬煙之穀”。
當然,奇煙怪霧並不都是由火山活動造成的。我國湖南省南丹礦務局鋼城錫礦采礦區,就有一股滾滾奇煙,從地下升騰而起,煙柱高達100米以上,幾乎與雲腳相接,覆蓋了近3平方千米的地區。這股奇煙究竟緣何而起?有關地質人員進行過考察,證明這是由於礦層自燃引起的。濃煙由三個直徑10米、深約20米的“魔洞”吐出,煙色白裏夾黃。
這個礦層自燃已延續了9年,冒煙處最高溫度可達196℃,是目前我國礦山自燃溫度最高的火區。人們曾采取封閉、灌水等措施,試圖撲滅這場地下大火,但收效甚微,始終未能控製住火勢。
最常見的山中奇煙,是由山中的煤層自燃引起的。唐僧師徒四人,沿新疆古道西行,途經吐魯番火焰山一帶,這裏山中因煤層自燃而產生的縷縷奇煙隨時可見。煤層自燃常常數十年以至上百年不熄,致使某些地區終年煙雲繚繞,真是名副其實的“地獄之火”。吳承恩寫《西遊記》時,可能從這種神秘莫測的自燃現象中得到靈感,把它同妖魔鬼怪聯係在一起,以增加魔怪出現時的神秘感,從而為那些世人傳誦的不朽篇章平添了幾分光彩。
彩虹之謎
在夏秋季節裏,一陣大雨過後,天空中常常出現一條瑰麗多彩的長虹,它像一座燦爛的半拱形彩橋,飛架在天邊的地平線上了,形成天空中的瑰麗幻景,引人入勝。
在古代,由於人們還不懂得虹的形成原因,便出現了許多神話傳說。有人說,“虹是天上的神仙架在天河上的渡橋”。有人說,“虹是老天爺的神棒、馬鞭。”阿拉伯人說,“虹是光明神古沙赫休息時放在雲端上的弓。”還有人說,“虹是歡樂女神的笑容”、“是月宮裏的嫦娥揮舞的長袖”等等。
1624年,意大利學者多明尼斯主教,用自然科學的原理解釋了虹的形成原因。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落後和愚昧,竟把多明尼斯主教趕出了教會,判處了死刑,並把他的著作和屍體一起焚燒掉。後來法國科學家笛卡兒在水池旁邊,看到了水池上麵含有大量水滴的空中人造虹,他便用裝有水的玻璃球進行了實驗,並在1637年發表了關於虹的形成原因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說:“虹是由於太陽光射入空中的水滴內發生反射和折射的結果。”但他還不清楚虹的顏色是怎樣形成的。直到17世紀60年代,牛頓發現太陽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現象後,虹的秘密才被揭開了。
虹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在盛夏和初秋季節裏,下雨前後,當空氣裏還飄浮著許多小水滴時,在太陽光照射到這些小水滴上,由於發生折射作用,就改變了太陽光線散射開來,使之重新成為七種顏色;再經過地麵的反射作用,就形成了從外向內、排列順序為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美麗鮮豔的光弧,這就是虹。虹的顏色和寬度都與水滴大小有關,空中的水滴越大,虹的顏色越鮮豔,虹帶越寬;水滴越小,虹的顏色越昏淡,虹帶越窄。虹的出現,和當地的未來天氣變化有著密切關係,我國勞動人民總結的“東虹日頭西虹雨”的天氣諺語,是符合科學道理的。我們居住的溫帶地區,高空的氣流是有規律地自西向東移動的,所以,未來的陰晴風雨的天氣變化,是和西方氣流的性質有著密切關係的。“東虹日頭”的意思,是說傍晚東方出現虹時,預示第二天是晴天,因為東虹表明東方空氣中的水滴雖多,濕度很大,但雨區將繼續向東發展,不會經過本地區,所以當地不會下雨。而相對應的西方的幹燥空氣,將向本地移來,因此當地的第二天將是晴天。“西虹雨”的意思,是指早晨在西方出現了虹,不久將出現陰雨天氣。因為西方空中含有大量的水滴,這些水滴將向東發展,移到本區來。再加上本地隨著太陽的升高,蒸發加劇,低空的水汽不斷上升到高空,與高空的水滴相遇,使高空中的水滴不斷擴大增多,所以,容易造成陰雨天氣。
呼風喚雨
在我國西南邊陲的雲南與緬甸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山名叫做“高黎貢山”。這座山又高又大,在山底下居住著我國的怒族和傈僳族等民族。兄弟民族在這裏年年享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年景,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呀!這裏的人們所以能夠過著這般安居樂業的生活,除了享受著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外,還受福於這座大山所給予的“恩賜”。也就是說,這座高黎貢山生來就有些特殊,同別的大山不大一樣。
這座高黎貢山,從山腳下到半山腰都是一片鬱鬱蔥蔥。在這裏按山的不同高度,分別生長著不同的樹木,一層一個種類,層層都不相同。再往上一看,就是白皚皚的雪峰了,在那裏,被冰封雪鎖著。
在山腳的峽穀裏,又是另一番景色,在這裏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盈盈的湖水終日蕩漾著,像慈愛的母親拍著將睡的嬰兒似的,輕輕地拍著湖的堤岸;淨藍如碧的湖水,清澈可見湖底;湖岸上長滿鮮花和綠草。湖色與山景互相輝映,秀麗異常。山村裏的農田就是從這些湖泊中引水灌溉的,非常便利。就這樣,這裏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什麼旱災,年年五穀豐登,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故事講到這裏,讀者一定會發問:“湖泊裏蓄存的水總有一天會用完的,那該怎麼辦?”
這用不著擔心,那裏的人們會依靠這座神奇的高黎貢山來解決湖泊裏的水源的。
是的,每年一到七八月份,這裏的年輕人便三五成群地站立在湖邊,手拉手,麵對著藍天連連大聲呼喚數次,幾分鍾以後,晴天如碧的天空就像變戲法兒一樣,堆滿了翻卷升騰的烏雲,而靠近地麵的地方則迷迷蒙蒙地彌漫著一層濃霧,不一會兒,刮起一陣緊似一陣的大風,隨之而來,下起瓢潑大雨。可是,過了半個多小時,像是電腦自動控製似的,風雨自己停止了,那湖泊裏的水又是滿滿的了。那裏的人們就是采用這種奇特的辦法,解決了湖泊裏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