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支探險隊,在南極洲的暖季到達那塊大陸時,卻不幸丟失了打火器,能找的地方都找過了,就是不見打火器的蹤影。
南極洲的暖季,雖然太陽不落,永遠懸掛在天空中,其實氣溫也在-10℃左右。沒有火,就不能燒水做飯維持生活;沒有火,生命將處於危險之中。
探險家們不會束手無策,靜待死神的到來。船長和一位科學博士開始研究點燃火堆的辦法。船長說:“有一部小說,主人翁魯濱孫在孤島上所用的火種,是靠閃電點燃一棵樹木獲得的,可惜這種偶然的外界幫助,機會太少了。”
“是太靠不住了。”博士回答。
“我們連一個望遠鏡都沒有,如果有望遠鏡,倒可以把透鏡拿下取火了。”船長又說。
“是呀,”博士回答說,“可真太遺憾了,我們竟沒有這個東西。太陽光倒很強,有了透鏡,一定能夠燒著火絨的。”
“怎麼辦呢?博士,全靠你了。”船長說。
“我們為什麼不……”博士沉思地說。
“你想出了什麼辦法?”船長好奇地問。
“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博士猶豫不定地說。
“你到底想出了什麼辦法?”船長追問道。
“我們不是沒有透鏡嗎?我們自己造一個。”
“怎樣造法?”船長問道。
“用冰塊來造。”博士說,“我們需要的不過是使太陽光聚焦到一點,用冰塊也許和用水晶一樣有效。但是,要選用一塊比較堅實和比較透明的。”
船長指著一塊冰塊說:“這塊冰塊也許能滿足你要求。”
博士和船長一同向那塊冰塊走去。確定它基本符合要求後,船長叫來了其他的人。博士下令砍下一大塊冰來,這塊冰的直徑大約有05米。先用斧頭把它砍平,然後用小刀精修,最後用溫暖的雙手不斷摸弄,慢慢地做成了一個光潔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鏡”。博士拿著這塊“冰透鏡”向著太陽,讓太陽光穿過“冰透鏡”聚焦到一團幹燥蓬鬆的火絨上。一會兒,火絨冒出淡淡的一縷青煙,又過了一會兒,火絨上出現一個紅點,頃刻間,火絨燃燒起來了。一場危機終於過去了,探險隊又開始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冰與火,我們常認為是不相容的,科學卻讓我們用冰取得了火。凡是透明的東西,光線便能夠穿過它,所以透明很好的冰,本身不會吸收很多太陽光,以至轉變成熱量,造成溫度升高和熔解。而由於把冰塊做成半球形透鏡,根據光學原理,穿過冰塊的光線會聚焦到一點,使火絨處在這一點時便吸收到大量熱量,溫度升高,燃起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