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競走運動的競賽4
13.競走技術分析
競走是一項由單腳支撐與雙腳支撐相交替兩腿不斷交互邁步前進的周期性運動,競走的一個周期(即一複步)人體要經過兩次單腳支撐和兩次雙腳支撐。
下肢動作
下肢動作是競走技術中最主要的動作。在走的周期中就一條腿的動作而言,可分為支撐與擺動兩個時期,支撐時期又可分為前支撐(前蹬)與後支撐(後蹬)兩個階段,階段的劃分是以身體垂直部位為分界線。
111前支撐(前蹬)階段
前支撐階段的動作是從腳著地瞬間開始到支撐腿垂直支撐瞬間為止,該階段動作的主要任務是減小著地時的製動和由此而造成水平速度的損耗。
112後支撐(後蹬)階段
後蹬階段的動作是從支撐腿垂直支撐開始到腳趾末節蹬離地麵為止,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後蹬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人體向前運動。
113擺動時期
擺動時期是從腳趾蹬離地麵開始到擺動腿著地前瞬間為止。該時期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支撐腿的動作,增大步幅,加快步頻,提高後蹬效果,此外,還起到放鬆在支撐時期工作的伸肌群的作用。同時擺動腿的加速前擺動作對促進支撐腿蹬離地麵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軀幹與兩臂動作
競走時軀幹的姿勢將會直接影響到骨盆的運動。正確的軀幹姿勢能避免由於上體過分前傾或後仰而造成的動作緊張,也有助於髖部的前送和加大蹬地腿的後伸幅度。擺臂的任務是維持人體平衡和調節步長、步頻。
14.競走教學步驟與方法
學習腿部技術和骨盆沿身體垂直軸轉動技術
骨盆沿垂直軸所作的前後轉動,與兩腿的支撐和擺動有著密切的關係。骨盆的正確動作對增大步幅,提高步頻和蹬擺效果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在教學中應強調骨盆沿垂直軸前後轉動,擺動腿的骨盆帶動大腿。大腿帶小腿,屈膝前擺,以腳跟領先著地和支撐腿直膝支撐的技術。
教學時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道普通大步走練習(要求腳跟先著地);
(2)二腿走練習;
(3)原地左右轉髖練習;
(4)原地或行進間的前交叉步練習;
(5)原地交換支撐腿腳練習;
(6)原地徒走和持小球的臂練習。
在教學時,應強調動作的自然放鬆,直腿走要強調支撐腿在垂直部位必須伸直,沿垂直軸轉動的動作要自然,並與兩腿、兩臂及軀幹的動作協調配合,擺臂時應注意肩帶的放鬆和擺臂方向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