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生提高理科能力理論指導1(1 / 2)

第一章 學生提高理科能力理論指導1

1.理科學習的特點

漸進性

理科的學習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所以要充分掌握基礎的概念,才能進行運算。

技能型

理科學習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動手。許多專業的課程都需要通過實驗、操作運算、製圖等來完成。因此,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通過實驗、實踐等技能性課程的訓練。

自學性

理科自學一定要和老師的講課進度基本同步,要根據課程的教學進度來安排自學。

準確性

理科研究的是有關自然現象及其規律,其中有許多定義、原理、公式、定律、法則等,都是從客觀世界中抽象出來的,是用推敲再三的語句準確的表述出來的。所以,教師在解釋一個概念,論證一個命題,分析一個問題,推導一個結論時,必須用語準確,不能產生歧義。

比如,教師講“衣藻”小,說放大400倍以後,才像芝麻大小,這樣就準確給出“衣藻”大小的程度。教師還區分了“眼睛”和“眼點”兩個詞表達的概念。再有,數學教師要用數學用語作精確的表述。在學生易誤解的地方,必須及時變換角度複述。講述的語氣要確定,不容置疑,必要時一字一頓地以判斷句的形式予以準確表述。

邏輯性

由於理科教學重在揭示規律性的知識,以及事物的特性、聯係和變化,同時又擔負著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發展智力的特殊任務,所以理科教學用語更要講求邏輯性。這種邏輯性主要體現在表述的層次性、條理性以及語句組織的嚴密性與關聯性上。比如,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衣藻”的形態結構,就用從外到內,從重點到非重點兩個角度予以表述,條理十分清楚,突出了重點。

但在講述“什麼叫杯狀葉綠體呢?(就是)有人形容(啊)這個杯狀體的樣子……”這句話時,就不嚴密了,應當說:“這個葉綠體的樣子,有點像喝水的杯子”。可見,任何語言表達的疏漏,都容易讓學生感到茫然。另外還要注意運用重音、頓連等來表述句子、語段之間的因果、遞進、轉折及歸納、演繹等邏輯關係。

2.小學數學學習的特點

數學是什麼

從哲學的根本觀點上來刻畫數學的本質,不外乎以下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動態的,將數學描述成為處於成長發展中因而是不斷變化的研究領域;另一種則是靜態的,將數學定義為具有一整套已知的、確定的概念、原理和技能的體係。

數學的價值

(1)數學的社會價值

從數學的社會功能看,可將數學知識分為四種形態:

①作為符號係統的數學。現在數學符號係統已成為通用的語言;在現代信息社會中,許多事物和現象皆用數學來表征。

②作為算法係統的數學。這是應用最廣的數學形態。

③作為形式係統的數學。現代數學知識大都采用形式化公理係統表述的體係。

④作為模糊係統的數學。

(2)數學的文化價值

文化,從廣義上講,指人類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狹義上講,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製度和組織機構。按照現代人類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即是指由居住地域、民族性、職業等因素聯係起來的各個群體所特有的行為、觀念和態度等,也即各個群體所特有的生活方式。

數學文化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麵:

①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追求一種完全確定、完全可靠的知識。

②它不斷追求最簡單的、最高層次的、超出人類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③它不僅研究宇宙的規律,而且也研究它自身。

(3)數學的教育價值

所謂數學的教育價值即數學教育對人的發展的價值。如何認識數學的教育價值,這是數學教育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而正確認識數學的教育價值是數學教育工作者為了卓有成效地進行數學教育而必須具備的一種理論素養。

①數學科學的工具價值。數學科學對於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的教育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在數學科學可作為一種工具:人們運用數學的概念、法則、數學語言、數學符號和數學思想方法等來解決實踐和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