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中〕荀況:《荀子·大略》
天下之人皆出於胎,胎生既誤,施教無從。然則胎教之地,其為治者之第一要欽!〔中〕康有為:《大同書》
天下不可一日而無政教,故學不可一日而亡於天下。〔中〕王安石:《明州慈溪縣學記》
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有何而應之,盡其所懷。〔中〕莊周:《莊子·在宥》
教思之無窮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長而利導之,尤必知其人氣質之偏而變化之。〔中〕王夫之:《張子正蒙注》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謂完全之人物?謂使人之能力,無不發達且調和是也。人之能力分為內外二者:一曰身體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發達其身體,而萎縮其精神,或發達其精神,而罷敝其身體,皆非所謂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不可不為調合之發達。〔中〕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
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榮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所以小學教育是建國之根本,幼稚教育尤為根本之根本。〔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我們必須認真辦學以求對得住小朋友,對得住國家民族,毀譽之來,可不必計較。〔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教育就是發展教育,就是引申教育,就是自我實現教育,就是由於人逐漸認識真理而使人變得富於人性。〔美〕赫欽斯:《美國的高等教育》
本性和教育有某些方麵相似。教育很可以改變一個人,但這樣做了就創造了一種第二本性。〔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任何國家如果存在著偏見和貧困,而僅有的教育又壞到不堪設想的程度,那就必然會使人民的道德敗壞。〔英〕歐文:《講演詞》
良好的教育,可以從任何天生的資質中,培養出有用而健全的性格。〔蘇〕馬卡連柯:《父母必讀》
教育是創造文化的冶爐,天地生人,原始人是同天地山川草木一樣的自然物。必須經過陶冶,加以訓育,受過社會的同化作用。〔中〕鬱達夫:《鬱達夫文集》
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英〕弗·培根:《人生論·論習慣》
世人中間偉大的人才很少,這是他們的教育的結果。人們的童年教育太被忽視了。〔法〕愛爾維修:《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就是獲得運用知識的藝術,這是一種很難傳授的藝術。〔英〕羅素:《教育的目的》
隻有教育才能把我們從動物的水平拉上來,終於使我們高出動物之上。〔法〕拉美特利:《人是機器》
教育必須順著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否則必然產生本性斷傷的結果。〔法〕盧梭:《愛彌兒》
有教無類。〔中〕孔子:《論語》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中〕荀況:《荀子》
一個人接受的經院式教育越多,他就越像個多愁善感的鄉巴佬。〔英〕勞倫斯:《約翰·高爾斯華綏》
在我們的整個法典裏,最重要的法案是在人民中間傳播知識的法案,這是保障自由與幸福唯一可靠的根本。〔美〕托·傑弗遜
受教育才能得到自由。〔古希臘〕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造就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時間。〔英〕羅伯特·波爾
凡出類拔萃的人都受過兩種教育:第一種得自老師,第二種得自他自己,而後者更為直接、更為重要。〔英〕吉本:《回憶錄》
本性和教育某些些方麵相似:教育很可以改變一個人、但這樣做了它就創造了一種第二本性。〔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教育就是獲得運用知識的藝術。這是一種很難傳授的藝術。 〔英〕羅素:《教育的目的》
兒童獲得運動和生命的時刻。就是獲得最初的教育的時刻。〔法〕愛爾維修:《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既是這種社會生活的反映,也是適應這種社會生活的工具。〔瑞〕皮亞傑:《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所謂教育,就是指有計劃地感化新代,以便培養出一定類型的人。〔蘇〕克魯普斯卡婭:《社會主義教育的理想》
我們稱之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現自己的一種偉大創造。〔蘇〕蘇霍姆林斯基:《我看到的是人!》
要創造愛書和尊重書的氣氛,要對書懷著崇敬的感情——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就在於此。〔蘇〕蘇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學》
教育乃是社會生活延續的工具。〔美〕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所謂教育,應在於學校知識全部忘光後仍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德〕愛因斯坦:《女性箴言》
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會形式,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 〔中〕徐特立:《教育講座》
教育是實現理想社會的曆程。 〔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蓋教育有廣狹二義,自狹義言之,乃學校師弟之所授受;自廣義言之,凡偉人大哲之所遺傳,書籍報章之所論列,家庭之所教導,交遊娛樂之所觀感,皆教育也。 〔中〕陳獨秀:《今日之教育方針》
教育是創造文化的冶爐。〔中〕鬱達夫:《鬱達夫文集》
教育就是把前人的知識,以理論的形式,傳授給受教育的人。〔中〕馮友蘭:《三鬆堂自序·五十年代及以後》
教育是人格的成長。〔中〕林礪儒:《林礪儒教育文選·教育與耍狗熊》
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英〕弗·培根:《人生論·論習慣》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英〕洛克:《教育漫話》
隻有教育才能把我們從動物的水平拉上來,終於使我們高出動物之上。 〔法〕拉美特利:《人是機器》
在我們中間,誰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憂患,我認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法〕盧梭:《愛彌兒》
世人中間偉大的人才很少,這是他們的教育的結果;人們的童年教育太被忽視了。〔法〕愛爾維修:《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活原則,是一切社會裏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巴爾紮克:《人間喜劇序》
社會的良好教育可以從任何類型的靈魂中發展它固有的優點。〔法〕雨果:《悲慘世界》
人隻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德〕康德:《康德教育論》
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類的身體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廣泛的發揮。〔俄〕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中〕《管子·權修》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中〕孟軻:《孟子·滕文公上》
性雖善,待教而成。 〔中〕荀悅:《申鑒·雜言下》
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中〕白居易:《策林一·策項》
古者致治之盛衰,視其學之興廢。 〔中〕歐陽修:《吉州新學記》
欲言建設,當得人才;欲得人才,當興教育。〔中〕黃興:《黃興集》
人類是唯一可教育的生物,也必須受教育才可以成人之所以為人。〔中〕林礪儒:《林礪儒教育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