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緣起首回 開宗明義閑評兒女英雄 引古證今演說人情天理(1 / 3)

俠烈英雄本色,溫柔兒女家風。兩般若說不相同,除是癡人說夢。兒女無非天性,英雄不外人情。最憐兒女最英雄,才是人中龍鳳。

八句提綱道罷。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種小說,初名《金玉緣》,因所傳的是首善京都一樁公案,又名《日下新書》。篇中立旨立言雖然無當於文,卻還一洗穢語淫詞,不乖於正,因又名《正眼法藏五十三參》。初非釋家言也,後經東海吾了翁重訂,題曰《兒女英雄傳評話》。相傳是太平盛世一個燕北閑人所作。

據這燕北閑人自己說,他幼年在塾讀書,適逢一日先生不在館裏,他讀到“宰予晝寢”一章,偶然有些困倦,便把書丟過一邊,也學那聖門高弟隱幾而臥。才得睡著,便恍惚間出了書房,來到街頭,隻見憧憧擾擾,眼前換了一番新世界:兩旁歧途曲巷中,有無數的車馬輻輳,冠蓋飛揚,人往人來,十分熱鬧,當中卻有一條無偏無頗的蕩平大路。這條路上隻有一個瘦骨銳頭鬢發根根上指的,在前麵挺然直立的走了去。閑人一時正不知自己走那條路好,想要向前麵那個問問修途,苦於自己在他背後,等閑望不著他的麵目。就待一步一趨的趕上借問一聲,不想他愈走愈遠,那條路愈走愈高,眼前忽然一閃,不見了他,不知不覺竟走到雲端裏來了。

沒奈何,一個人踽踽涼涼站在雲端裏一望,才看出雲外那座天。原來雖說萬變萬應,卻也隻得一縱一橫。縱裏看去,便是宗動天、日天、月天、水天、火天、金天、木天、土天、二十八宿天,共是九天;橫裏看去,便是無上天、四人天、切利天、堅首天、持鬘天、常橋天、福生天、福受天、廣來天、大梵天、焚輔天、梵眾天、少光天、光音天、無量光天、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天、善見天、善現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無邊空處天、無邊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天、非非想天、色究竟天、須欿摩天、兜率陀天、樂變化天,還有一座他化自在天,共是三十三天。他到的那個所在,正是他化自在天的天界。

卻說這座天乃是帝釋天尊、悅意夫人所掌,掌的是古往今來忠臣孝子、義夫節婦的後果前因。這日恰遇見天尊同了夫人升殿,那燕北閑人便隱在一個僻靜去處,一同瞻仰。隻見那:

天宮現彩,寶殿生雲。仙樂悠揚,香煙繚繞。左一行,排一層紫袍銀帶的仙官;右一行,列幾名翠袖霓裳的宮嬪。階下列著是白旄黃鉞,彩節朱幡。金蓋、銀蓋、紫芝蓋,映日飛揚;龍旗、鳳旗、月華旗,隨風招展。雕弓羽箭,飛魚袋畫著飛魚;玉輦金根,馴象官牽著馴象。

飛電馬、追風馬,跨上時電卷風馳;龍驤軍、虎賁軍,用著他龍拿虎跳。一個個,一層層,都齊臻臻靜悄悄的分列兩邊。殿上龍案頭設著文房四寶,旁邊擺著一個朱紅描金架子,架上插著四麵朱紅繡旗,旗上分列著忠孝節義四個大字。

一時仙樂數聲,畫閣開處,左有金童,右有玉女,手提寶爐,焚著白檀紫降,引了那帝釋天尊、悅意夫人出來。那天尊,頭戴攢珠嵌寶冕旋,身穿海晏河清龍袞,足登朱絲履,腰係白玉鞓;那悅意夫人,不消說,自然是日月龍鳳襖、山河地理裙了。身後一雙日月宮扇,簇擁著出來。

那時許多星官神將早排列在階下,隻聽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班。”隻見班部叢中閃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冊一卷,上殿奏道:“今日正有人間兒女英雄一樁公案該當發落,請旨定奪。”早有殿上宮官接過那文冊,呈到龍案上。天尊閃目一看,降旨道:“這班兒發落他閻浮人世去,須得先叫他明白了前因後果,才免得怨天尤人。

但是天機不可預泄,可將那天人寶鏡放在案前,叫他各人一照,然後發落。”值殿官領旨,早有一集人抬過一座金鑲玉琢、鳳舞龍蟠的光明寶鏡來。寶鏡安頓完畢,天尊便把那架上的“忠、孝、節、義”四麵旗兒發下來,交付旁邊四個值殿官,捧到階前,向空中隻一展,但見憑空裏就現出許多人來:為首的是個半老的儒者氣象,裝束得七品琴堂樣子,同著一個半老婆婆,麵上一團的慈祥忠厚。次後便是一個溫文儒雅的白麵書生,又是兩個絕代女子:一個豔如桃李,凜若冰霜;一個裙布釵荊,端莊俏麗。還有一個朱纓花袞的長官,一個赤麵白髯的壯士。又是一個淡妝嫠婦,兩雙中年老年夫妻。還有個六七分姿色的青衣侍婢。後麵隨著許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村的俏的,都俯伏在殿外。

天尊發落道:“爾等此番入世,務要認定自己行藏,莫忘本來麵目,可抬頭向天人寶鏡一照看!”眾人抬起頭來一看,隻見那寶鏡裏初照是各人的本來麵目,次後便見鏡裏大放光明,從那片光裏現出許多離合悲歡、榮枯休咎的因緣來。大眾看了,也有喜的,也有怒的,也有哀的,也有樂的。這個揚眉吐氣,那個掩目垂頭,鼓舞一番,歎息一番。看夠多時,隻見那寶鏡中金光一閃,結成了一片祥雲瑞靄,現出了“忠、孝、節、義”四個大字。眾人看了,一齊向上叩首,口中齊祝“聖壽無疆”。那殿頭官又把旗兒一展,那些人依然憑空而去,愈去愈遠,墮入雲中,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