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也許平淡如水,但平淡中散發著縷縷清香。在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裏,一切都變得栩栩如生、溫馨可感。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帶著一顆敏銳的心靈去感知周圍的世界,我們會讀懂許多,也會欣悅許多。
生命,是一滴由源頭奔向大海的水;生命,是一種明朗向上的力量;生命,是繁花似錦和感悟傷秋、繁複興替的四季;生命,是朝陽無限好與桑榆晚景的完整組合;生命,是卑微與崇高的相生相伴;生命,是快樂與痛苦的連接與交融;生命,是消亡與新生的循環;生命;是一種美麗的存在!
人生別求太圓滿
據我多年觀察發現,世上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多少少總要少一些東西,存一絲遺憾。
有人夫妻恩愛、工作可心、生活富足,卻患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前途無量,情路上卻百般不順;有人精明強幹、拚搏商海,卻始終兩手空空與富貴無緣;有人才華橫溢、人才難得,卻是英年早逝;有人家財千萬,卻是兒女墮落不知進取……
以前,我也曾痛恨過我人生中的種種缺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曆的曲折,世事的感悟,現在我完全能寬心接受。因為我已深刻體會到生命中的缺失,在時時提醒我們要謙卑。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自滿;若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情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裏,我們常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一位可稱為台灣阿信的女企業家,在年近七旬選擇遁入空門前告誡她的晚輩:我這輩子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多少,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羨慕,可單究其裏,每個人又都有一本很難念的經,甚至會苦不堪言。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人生別求太圓滿。人們常說:“月亮不可能你一家圓,好事不可能你一家貪。”你不需要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啥都樣樣俱全,那別人怎麼辦?當我體會到每個生命都有缺失以後,我就不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加珍惜自己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很早以前有一種叫“撲滿”的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敲碎。有這樣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而一直瓦全到今天,它就成了貴重的古董。如果你是一隻蚌,你是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活著?如果你是一隻天鵝,你是願意一生在籠子裏過吃喝不愁的日子,還是飛上藍天,寧願在艱苦的生活中漂泊?相比之下,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人生別求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人生是一本書,你每天都在翻閱它、感悟它,可是你卻很難讀懂它、理解它。人生在世,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最長、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就是悟不透“自己”。
有人說,人生是一道加法題。金錢越聚越多,官位越升越高,這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美事。生活中,這“錢”“權”二字也在時刻推動著人們去做這道加法題。有個人嘔心瀝血,用8年時間獲得了大量財富,成了遠近聞名的億萬富翁,然而就在那一夜,因腦出血“含笑九泉”了。雖然他贏得了金錢,卻用8年時間提前支付了40年的生命。最後,這道加法題,結果還是零。有個人一心想當官,當大官,於是他絞盡腦汁“跑官”“買官”,10年後終於登上了N級官位,然而卻因索賄受賄而鋃鐺入獄。他的這道加法題最終也歸了零。
有人精辟地比喻說,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券,隻有今天才是現金。隻有把握住今天,才能把你的人生裝飾得絢麗多彩。所以,我們不要為發財而規劃太遠的目標,我們不要為升官而設想太高的階梯,隻要安心做好眼前的事,切實把今天的職責發揮到極致,把今天的心情調整到最佳,你工作了,你快樂了,那你今天就沒白過。
關於享受,有人說,淡泊的人生就是一種享受,我讚成。一個完美的人生不見得要賺很多錢,也不見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簡樸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樂而自我,也是一種上乘的人生境界。一個人活得瀟灑不瀟灑,不在於財物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是否讓生命得以舒展,是否讓一生本不可多得的時光不至於耗費在各種角逐的周旋中。
有個故事說,一個年輕妻子為了追求另類享受,毒死了丈夫和外遇對象私奔,而後她又聽從男人之言淹死了自己的孩子。最後,男人卻變臉指責她是凶手,認為她在未來一定還會做同樣的事來危害自己,於是拋棄了她。結果,女人失去了一切。生活中,有多少女人還在走著類似的道路,看輕自己,背叛原則,最後除了抱怨什麼也沒有。像這樣沒有原則,沒有底限的人生,其樂趣究竟在哪裏?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兩大難題。要想讓我們心中的戈壁荒原開滿鮮花,隻有在遭遇挫折時排解痛苦,積累人生力量為新的目標而奮鬥,生命之花才會常開不敗,生命的存在才會有新的更深刻的意義!在學會享受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承擔。不要去期待生命途程會一帆風順,因為它的堅韌程度往往與它所經曆的艱難困苦成正比。人在走上坡路時,往往把自己估計過高,似乎一切所求的東西都能唾手可得,甚至把運氣和機遇也看作是自己身價的一部分而喜不自勝。人在不得意時,又往往把自己估計過低,把困難和不利也看作是自己的無能,因為一點波折就大呼小叫,甚至看不到活路而輕生。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就讓生命去迎接挑戰吧,不要被怯懦的麵具窒息了自己鮮活的生命。
信念是含苞欲放的渴望,是生機勃勃的向往,是滿懷希望的等待。一個人有了信念,生命就充滿了活力和生機。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裏講了個故事: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樹葉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隻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隻要心存信念,總會有奇跡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人生不是止水,總會出現許多出乎意料之事。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風波驟起而泰然處之,就顯得尤為重要。
感悟人生,悟透自己,就要心疼自己。在氣憤時心疼一下自己,找個僻靜處散散心,宣泄宣泄,不要讓那些惡氣邪火傷身;憂傷時心疼一下自己,找三五個好友訴說訴說,讓情感的陰天變晴;勞累時心疼一下自己,為自己買盒補品,洗個熱水澡,美美地睡上一覺;有病時心疼一下自己,放下手頭一切事物,及時就醫治療。切記,唯有對自己的心疼,才是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人,活著幸福而不被它寵壞,活著困苦而不被它壓垮,多思索而少激動,多鎮定而少浮躁,多寬容而少嫉妒,多仁愛而少仇恨,你的生活才會有滋有味,你的人生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感受夕陽
噴薄而出的旭日,帶給人們的是色彩斑斕的希望;漸漸西沉的夕陽,留給人們的是風情萬種的遐想。
我愛旭日的熱情奔放、燦爛輝煌,遙望落日餘暉,是那麼的意境深遠,是如此的回味悠長。夕陽的美麗確實是深沉的、迷人的。你看它,熱不灼人,光不耀眼,色不迷亂,就是在炎天酷暑也斂盡了逼人的威嚴,平靜而淡定,慈和而安詳。隨著緩緩落下的夜幕,伴著徐徐吹來的晚風,把甜夢般的愜意、泉水般的清爽灑滿人間。所以,古往今來,對夕陽的讚美如珠連玉綴,代代不絕。像陶潛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謝眺的“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從不同的角度,把夕陽的美麗與可愛抒發得淋漓盡致。及至現代社會,人們更是高瞻遠矚,迭翻新聲,如朱自清先生的“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盡黃昏”;葉劍英元帥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其樂觀情懷,博大胸襟溢於言表,鼓舞鬥誌,振奮人心。
若以旭日東升到夕陽西下比喻人的一生,這對夕陽的感受,則應有更深的內涵。人到老年,好比夕陽落山,是該下戲台的時候了。清代才高八鬥獨步天下的大才子袁枚在老年的時候,最喜樹蔭下聽人說少年舊事,樂在其中。古波斯詩人伽亞默在他老年的時候說:我墳墓所在地,北風會吹薔薇花來覆蓋。後來他的弟子果然證實了這種情況。連死都設想這麼美麗的人,老年對它又何懼哉?更有一種人,“老驥伏櫪,誌在千裏”。著名作家餘光中的《五十歲以後》謂:“路遙正是測馬力的時候,問我的馬力幾何?且附過耳來,聽我胸中的烈火!”這種胸懷,比起退下戲台揀個好位子來當觀眾的中庸思想,無疑是一種剛毅之美。人生恰如這日出日落。有人曾說,人若要從80歲往1歲過,什麼錯也不能犯。80歲的人生是一本厚重的書,深奧、豐富,每一句話都是真理。20歲的人可能會聽不進80歲人的箴言,但都會隨著生活的經曆而越來越感到那的確是真理,可這時,他們又被自己的後代不理解,他們又如父輩一樣無奈。世界就是在年輕人的創造、創新,老年人的保守、穩妥中,不可阻擋地變化著、前進著。
青春易逝,韶華不再,人變老是很讓人難過的事。可曾經的經曆,那是一筆真正的財富,是用一生的代價積攢起來的財富,那是無價之寶!如果你曾經擁有過,曾經燦爛過,那麼老又何懼?漫步灑滿夕陽光輝的路上,隻覺得天地悠悠,思緒悠悠。卸去了塵世間加給我的種種“束縛”,回到了赤裸的“自我”,讓思緒的浪花上天入地,讓遐想的野馬縱橫馳騁。漫步灑滿夕陽光輝的路上,使我步入了寧靜的淡泊,感受到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氛圍。在坦蕩的大自然麵前,什麼權位、金錢、美色都顯得無足輕重;什麼榮辱、惆悵、失落都已煙消雲散;真真切切存在的,隻是那一顆宛若清水的慈善的心。
橘香在冬季
喜歡橘樹由來已久。總是忘不了第一次親手摘下橘葉放在鼻子下吸的情景,薄薄的橘葉竟釋放出濃濃的橘香。那感覺純純的,由鼻入口,沁人心脾,餘香繞指久久不去。
這橘樹還是父親健在的時候,從花鳥市場買回的。當時,出現在眼前的隻是一株小小的橘樹苗,弱弱的不像樹倒像根草。
父親將小橘樹苗放在花盆中,“衣食住行”均享受“專業”的照顧,這棵橘樹就這樣一點點地成長著。那時候心裏就想,即使這橘樹將來長成參天大樹,這時也絕對是個微縮景觀。
這個冬天,為了保證橘樹的安全,我早早地將已經高升到桶裏的橘樹搬進屋裏,讓它避免與不喜歡的冬季寒風打照麵。橘樹嫩綠的葉子水分充足,一直生長如初,倒使我忘記了季節的輪回,而我也因為這份欣賞而充實快樂。偶有客人來訪,也大多駐足評價一番,讓我的虛榮心倍加泛濫,疲憊的心靈獲得難得一遇的快感!
前些天,去市場買些貢橘回來,看這些貢橘有枝有葉,長得秀氣耐人,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這些貢橘或穿或插於橘樹枝葉間,完成了一幅得意的橘樹豐收圖。幾分鍾的工夫,十幾個橘子的加入,讓平淡的橘樹瞬間就充盈起來,仿佛真的是在冬季的嚴寒中盛開著一樹的貢橘。黃燦燦的果實,綠油油的樹葉,伴隨著外麵的漫天雪景讓人驚歎於橘香飄蕩。
有同事來訪,我實言告知,提醒說千萬別摸,一摸就掉。同事笑我小氣,舍不得給他吃,還追問我是不是第一年結果。我說這棵橘樹和貢橘雖然都姓橘卻根本就不是一個品種,你眼中看到的隻是個花架子。同事不信。用手一摸掉了一個,才明白我說的都是真的。生活中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就像這暫時還未開花結果的橘樹。如果我們懷著一種善意,去隨意地修飾一番,一份驚喜會感染著你也感染著他人。身邊的美是可以隨意創造的,也是可以延伸和傳遞的,就讓我們用多情的雙手、快樂的情緒以及一點點小聰明去放眼身邊,修飾美麗的家居。生活難道不能因樸素而快樂?站在屋裏,看著外麵的雪景,吃著從橘樹上摘下的橘子,那份甜蜜將使我擁有一冬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