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生注意力的鍛煉指導
1.什麼叫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稱為注意力。
注意從始至終貫穿於整個心理過程,隻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進一步去集訓、記憶和思考等。
注意屬心理學的範疇,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點。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感知是感覺和知覺的統稱;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指向性是心理活動對活動對象的選擇。客觀事物並不都能被主體清晰認識,人們在每一活動瞬間都能依賴意識和需要選擇某個特定的對象而離開另一些對象。因此,注意的對象又叫做被主體選擇的客體;注意的背景是其他沒有被選擇的客體;選擇的範圍是一個或幾個互有關係的對象。
集中性是心理活動不僅離開一切無關事物,而且抑製了無關活動,使選擇的對象維持在相對的時間內,保證對對象的清晰反映。如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專心致誌、一心一意等。由於高度集中注意,心理緊張度極高,如醫生做手術、電腦上機,注意範圍縮小,有時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境界。指向性和集中性密不可分,是保證心理活動順利開展並繼續維持下去的前提條件。
2.注意的品質和種類
(1)注意的品質
注意的品質包括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穩定,注意的轉移。
注意的廣度,亦叫注意的範圍。在同一時間內,注意所能把握的對象的數量。注意的對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規律,越能成為互相聯係的整體,以及活動的任務越具體,個體的有關知識經驗越豐富,注意的廣度就越大。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活動或對象上。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必要的,但是有條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同時進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活動中,隻能有一種是不熟練的,其他都已達到相對自動化的,即不需意識控製的程度。
注意的穩定。在一定時間內把注意持久的集中在某一對象或活動上。對象的新穎性、多變性,活動內容的豐富性;以及個體的精神狀態,健康狀況等等,是保持注意穩定的條件。
注意的轉移。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迅速地把注意從一種對象或活動,指向另一種對象或活動上去。先後對象或活動的新異程度,吸引程度,以及個體對對象或活動的認識和興趣等等,都會影響注意轉移的迅速程度和難易程度。
(2)注意的種類
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主動地為一定任務服務的注意。它是自覺的,並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
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被動地、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注意。它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由於注意,人們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問題,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幹擾;沒有注意,人們的各種智力因素,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將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製。
3.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範圍
指在一瞬間能夠清晰地把握多少對象,如有人逐字逐句地閱讀,有人則能一目十行,這種差異和人的實踐、知識經驗有關。足球運動員的注意隻盯在騰空的足球上,才能踢出符合戰術要求的球來以戰勝對手!
(2)注意的穩定性
指在較長時間,注意保持在一定對象上,這是注意的時間特征。
(3)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時間內將注意分配到不同對象上去,即一心多用。如演奏樂器都是右手奏主旋律,左手伴奏還要相互配合。各種技能越熟練注意也越容易分配到更多的活動上去。
(4)注意的轉移
指人能夠根據任務、要求及時地將注意由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去。青少年在學校裏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是和他們能根據課表安排有計劃地組織注意的轉移及時穩定在新的科目上。不然的話很難順利、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5)注意的緊張度
指心理活動對某事物的高度集中,表現出強度上的特點。越是緊張注意的範圍也越小,緊張持續的時間越長容易引起疲勞影響活動的效果。
4.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通常,注意力不集中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
(1)生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