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希望你來,伴著月色走在鄉愁的路上……
月缺漸圓時收到了遠方的信息,又是一年中秋來臨,思親的氛圍似乎更重了些,一直在異鄉和故鄉的路上折返,每一個佳節都是一個人沉甸甸的緘默。遠離那些喧囂的節日,似乎春節和中秋這兩大節日成了一種嫉妒的隱恨。你從來不在意也不會相信我的敏銳,總是用淡淡的表情來說一聲我的一些痛覺隻是敏感。思鄉的情緒流露言表,隻是月圓時那一塊月餅被生生地咬成了缺月,在異鄉的月下咽下所有的情緒。
對影成三人,李白的雅趣隻是詩詞裏的豪爽和對現實的不甘,而我那杯酒後的酣醉是盼歸的心緒太焦灼,更害怕時間裏最初的懂得會變成忽略後的不耐煩。每個假期寫著一些自己都看不懂的心情偷偷地放在日記裏,一直漂泊的身體竟然在瞬間失去了掙紮的力氣。十幾年的奔波有太多的壓力讓人已經淡忘了團圓的迫切,隻有你的電話問著歸來的日期。
君問歸期未有期,我的信息都留給了巴山夜雨。
距離中隔絕溫情隻是酒後可以觸摸的夢境,從上弦月到月圓的時候,有些疼痛竟然也受了地球的引力,煩躁和不安反複交纏,隻有電波裏傳遞的思念斷斷續續。我緬懷不曾離開的日子裏那太多的溫暖,就一直把探親時的假期看成每一個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家在心中,所有的團聚都成為節日的喜慶。
時間久了,開始習慣一些不能習慣的東西,這裏包括親情和恩情,卻逐漸和愛情無關。少年時倔強的孑然離家,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有多少惶恐的無措,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相似的場麵竟然又重新到來。父母老了,開始一直念叨他們曾經不在意的點滴,甚至哪一天能到家的時間都問得真真切切。我知道一些缺憾是他們年邁時無法言喻的痛,很想那個相牽相伴的人在這個中秋翩然歸來,讓我行囊裏的家不再流離失所。
很多心情在月圓之前終於明了,有些俗事真的無法強求,我信賴著誓言裏的真可以抵禦所有的坎坷,也相信多年後我們的一切依然如故。親情總是勝過一切的,如果無法超越世間的藩籬,顏蒼身未老後的發如雪,是不是憶秦娥裏的一句音塵絕。
柿子紅了,桂子落盡,遠方亦落雪,當一年收尾之前秋天來打前哨,有眉彎裏的新月照亮天涯的孤窗。也許,母親踉蹌的身影還在我歸來的路口相望,煙波渺渺的夕陽下,還有一束晚霞的流光照我少年模樣。
一個人的月色兩個人的身影,捕捉的虛無搖搖晃晃。在時光的秋千上蕩起的歡笑扯動月色的朦朧,清輝弄影的腳步在起落間跌跌撞撞。這月色劃破的寂靜照亮的是家的小屋嗎?天南地北飄蕩的靈魂著附在故鄉的月色,蒼茫雲海間的長風萬裏,多少佳期不堪盈手贈。
那年的月色依舊朦朧,那年的你在邊秋鴻雁的傳書裏唱著海上明月共潮生。悲歡離合隻是一首彈不完的曲調,我在一首詩裏尋找一枚寫上鄉愁的郵票……時間可以顛覆所有,夏天的色彩被秋風褪色,四季就這樣過了一半,年輕的時候沒什麼怕失去的,人到中年後卻開始害怕一種失去。閉上眼,回憶很近,睜開眼,一切卻又很遠,遠在無處觸摸的天涯。順手寫下的情節在生活裏演繹,生命的苦釀塵封在時間的角落,翻遍青春過往的點滴,才明白內心的豪情很難被現實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