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 / 3)

第七章

勤儉誠信

節儉一生的宰相

範仲淹是北宋有名氣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一向生活儉樸,為人正直。

範仲淹有四個兒子,受父親影響,各個喜文善畫,富有才氣。一些豪門大戶非常羨慕,都想把女兒嫁到嶽家。慶曆三年,範仲淹做了參知政事(副宰相)之後,上門提親的人更是源源不斷。

一天,有個人到他家為他的大兒子提親,想把女兒嫁到範家。那人原以為宰相家裏一定十分豪華,吃的、穿的也一定比一般人家好上幾倍。可是進門一看,家裏陳設十分簡陋,既沒有富麗堂皇的家具,也沒有華麗漂亮的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土布衣衫。但那人心想:範家吃穿這樣儉樸,一定有不少積蓄,來日方長,和這樣的人家成親定有後福。再說範家孩子個個身體健壯,為人正派,以後肯定都是大有出息的。想到這裏,那提親的人當即答應將女兒許給範家。

範家的大兒子純佑準備成親了。女方心想:範家兄弟們多,家底厚實,結婚時應要點像樣的衣物家具。如果結婚時不要,等過了門就不好張口了。而範仲淹呢,他再三向兒子交代:現在國家困難,老百姓也很窮,你結婚時不能添置昂貴的家具和華麗的衣服,一定要和普通人家一樣,勤儉辦婚事。

不久,範仲淹聽說兒媳婦不要什麼昂貴和家具和華美的衣服了,但是還要一頂綾羅做的蚊帳。範仲淹聽了氣憤地說:“我家素來節儉,錢財都用來幫助老百姓了,做什麼綾羅帳子!”

後來女方提出,既然範家不肯做這樣的帳子,我們家自己做一頂好了。

範仲淹還是沒有同意。他說:“勤儉節約是我的家風,也是做人的美德,我家是不興講排場的。就是她家裏帶來了綾羅帳子,我也不許她掛,不能亂了我的家法。”

兒媳婦聽說身為副宰相的範仲淹處事這樣吝嗇,擔心過門後過窩囊日子,心裏不免有些擔心和猶豫。不久,卻有一件事深深地感動了她。

一次,範仲淹派遣他的大兒子純佑去蘇州買麥子。純佑將買的麥子裝到船上,往家裏運,走到丹陽,遇到範仲淹的好友石曼卿。石曼卿非常貧困,連飯也吃不飽。範純佑隨即就把全部麥子救助了石曼卿,空著手回到家裏。然後,他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範仲淹,父親對兒子慷慨解囊濟貧感到十分滿意,連聲讚揚:“做得對!做得對!”

兒媳婦聽了這個故事,深深地敬佩這父子二人。不久,她一切從簡,愉快地嫁到了範家。

心靈悟語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信用

有個大富翁乘船渡河,行到中途時,船翻了,他大喊救命。長工聽到喊聲,劃著小船去救他。船還沒到,大富翁就大喊:

“快來救我!上了岸我給你一百兩金子,我有的是錢。”

長工把他拉上船,送他上岸。但他隻給了長工十兩金子。長工說:

“剛才你說給我一百兩金子,如今才給十兩,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呢!”

大富翁聽了嗬斥道:“你不過是個長工!一天才能掙多少錢,現在一下子就賺了十兩金子,你還不滿足?再多說,連這十兩都沒有!”

長工無奈地搖搖頭走了。不料,過了一個月,大富翁又乘船渡河,船撞在礁石上翻了,他又落水了。剛好長工在岸邊釣魚,聽到大富翁大喊“救命”,他就當沒聽見一樣。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救他?”

這個長工回答說:“這就是那個沒有信用的人。”

聽了長工的話,沒有一個人去救那個大富翁,最後大富翁被水淹死了。

心靈悟語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養成一種做好事的習慣。勇敢的弟弟

一天下午的黃昏,在非洲剛果河上,有兩個男孩劃著小木舟回家。他們是兩兄弟,哥哥耶裏,弟弟波大果,他們是劃船出來遊玩的。不料玩得忘了時間,這時見太陽落山了,才想起要趕快把這艘木舟劃回家去。

兩兄弟合力搖著船槳。船是用一條圓木雕成的小木舟,隻能在平靜的小河裏劃著玩,如果稍有震動,就會翻覆沉沒。

當波大果一邊劃槳,一邊遠望著西天的夕陽時,他忽然發現遠處的河麵上正有一條鱷魚向這邊遊來。

耶裏也同時發現了鱷魚,他喊道:“鱷魚!吃人的鱷魚來了!”遠處的水麵上浮出綠色的鱷魚頭、背,鱷魚在水中劃出大水波,很遠就能聽到“嘶嘶”的水響。

這時,船正在河中心,要劃到河岸邊,至少還要半小時才能到達。後麵的鱷魚卻不到幾分鍾就會追到,眼看著他們就要變成鱷魚的晚餐了。他們年紀不大,憑他倆的力氣是打不過那條鱷魚的。

正當他們不知如何是好時,那條大鱷魚已經張開血盆大口,遊到離船尾不到10米的地方。

“逃命啦!”哥哥耶裏驚慌失措,發瘋似的跳到河裏,潛水遊向附近的河岸。

弟弟波大果,年紀小,力氣更小,即使跳到水裏也遊不到岸邊。這時鱷魚已遊得更近,距離船頭隻有兩、三米遠。此刻,他隻來得及想一件事:怎樣才不會被鱷魚當晚餐?因為現在一切隻能靠自己了。

這時大鱷魚縱起了它的頭向船尾衝來。

說時遲,那時快,波大果也不知是從哪裏來的勇氣,在鱷魚正抬頭張口衝來的同時,他也上前一步,站到船頭上,弓著腰背,縱身高高跳起,張開雙臂,撲到鱷魚的背上,全身都落到鱷魚頭、嘴的背後。

鱷魚這時似乎有點兒驚慌,用頭向船頭撞去。它撞船的衝力,正好使波大果的身體在其背上一旋,旋到另一個方向。

波大果正好趁機用雙臂緊緊扼住鱷魚嘴下的頸部,用雙腿全力夾住鱷魚背。

鱷魚發狂似的在水中掙紮,波大果拚命扼緊它的咽喉不肯放鬆。最後,鱷魚在河水中向前遊去。波大果發覺鱷魚已逐漸不再掙紮了,他感覺到自己等於是騎著鱷魚順水遊了。

波大果的一雙手臂依然緊扼鱷魚的頸不敢放鬆,他知道,鱷魚的力氣太大了,他怕扼在鱷魚頸的手臂一旦被掙脫,那他就再也不能控製鱷魚,那時一定會被鱷魚一口吞下。

他就這樣扼緊鱷魚,在河麵上向前遊著。

在死亡的恐怖中,他不知這樣遊了多久,隻見天色漸漸暗了下去,河水與河岸的距離究竟還有多遠,他也沒有心思去看。

不久,波大果忽然發覺鱷魚不動了,定睛一看,眼前竟是河邊的沙灘。

是鱷魚要到河灘來休息嗎?他不明白,也不敢多想。

他心中突然歡喜了,即使鱷魚這時再要咬人,他也可以在陸地上飛快逃走的。因此,他就縱身跳到鱷魚的右側,瘋狂地向前跑了幾十步才停下來。他回過頭,在月光下,看到自己一路“騎”來的那條大鱷魚,依然伏在河灘那個老地方

他走回去,壯著膽子蹲下來仔細看了看,隻見鱷魚雙眼緊閉。他伸手試探鱷魚的頸部,發現鱷魚竟然完全停止了呼吸。

他高興極了,跑到一棵樹下找來幾根樹藤,綁住鱷魚的頸項,向前拖去。他拖得很吃力,拖一會兒,休息一次,最後終於繞過小路回到自己的家。

全家人聽了事情的經過,不禁目瞪口呆。

原來,當這個小男孩在遭遇危險時,他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連害怕都來不及了,他那緊扼鱷魚頸的手臂就在這頃刻之間,產生了一種神奇的力量。鱷魚雖然力大而凶殘,但它頸部被波大果扼得太緊,最終因無法呼吸而死去。

在死亡邊緣獨自戰勝鱷魚的16歲小男孩波大果,成為非洲報紙上的熱門傳奇人物。

心靈悟語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說謊的小猴子

山羊媽媽在菜地裏種了一棵桃樹。秋天,桃樹上結滿了桃子,小猴子看見滿樹的桃子饞得直流口水。山羊媽媽就對小猴說:“拿幾個嚐嚐吧!”

小猴子一直吃到肚子撐得像個小鼓,才不得不從樹上溜下來。

第二天早晨醒來,小猴子回味著桃子鮮美的滋味,自言自語地說:“要是能再吃上一頓就好了。”小猴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眨眨眼睛,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可是,這不是撒謊嗎?“就這一次!”小猴子一路念著“就這一次”。向山羊家跑去。

“山羊阿姨!白兔奶奶聽說你家的桃子結得又大又多,她想要幾個桃子,留下桃核兒,明年春天好種上。”

山羊阿姨忙拿出一隻籃子:“你給她摘一籃捎去吧!”小猴子摘了滿滿一籃,一路吃著走了。

等他美美地睡了一夜後,早已把“就這一次”的諾言急得一幹二淨了。第二天,他又來到了山羊家。

“山羊阿姨,老馬爺爺病了,他想吃幾個桃子。”

“你摘一籃給他送去吧!”小猴子又摘了滿滿一籃桃子。

小猴子總是有辦法的。一連幾天,他都騙到了桃子。

但謊話終究會被揭穿的。沒過幾天,山羊阿姨在從她家到小猴家的路上發現了好多桃核兒,她搖搖頭,什麼都明白了。

這一天,小猴子又編了一個謊話,騙桃子來了。“小猴子,我知道你會來的。”山羊阿姨說,“我正準備給你送一袋東西去。”小猴子見她身邊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大麻袋,以為是桃子,心裏一陣歡喜。他解開一看,裏麵全是桃核兒。小猴子羞愧地低下了頭。

心靈悟語

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懂得付出

有一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了風沙暴。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認不得正確的方向。當快撐不住的時候,突然,他發現了一間廢棄的小屋。那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非常絕望地走到後院,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架抽水機。

他興奮地走上前去汲水,可是怎麼抽也抽不出半滴水來。這個人失望地坐到地上,卻發現抽水機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子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用瓶子裏的水灌入抽水機才能引出水來。但是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瓶子裝滿水!”他急忙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但是,他的內心卻開始進行了激烈地鬥爭。如果自私點,隻要將瓶子裏的水喝掉,他就不會被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如果照紙條上說的做,把瓶子裏僅有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水抽不出來,他就會被渴死在這個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僅有的水,全部灌入那架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裏,然後用顫抖的雙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湧了出來!

他喝足水後,又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加上了他自己的留言: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心靈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