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進行飛前準備
2010年9月9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外透露,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進展順利,包括嫦娥二號衛星、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等在內的五大係統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正在做發射前的測試準備,計劃於2010年年底前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這次嫦娥二號具有四大科學目標,它和嫦娥一號一樣為以後的嫦娥三號做準備,嫦娥二號探測器是下一步嫦娥工程第二期工程的先導器,為下一步軟著陸巡視做準備,實驗一些關鍵技術。
從工程目標上來說,首次用運載火箭嫦娥二號直接送入奔月軌道,嫦娥一號因為當時用長征三號甲火箭,能力還不夠,不足以把嫦娥一號直接送入軌道,先圍繞地球運行,遠地點達到不了38萬公裏,近地點隻有5萬多公裏,靠嫦娥一號自己的推進器、能源使軌道遠地點一點一點增高,最後達到38萬公裏,這是嫦娥一號。
嫦娥二號運載火箭的力量增強,用的長征三號丙與長征三號甲的區別在於,三號甲的火箭下麵近地點加了兩個助推器,推力更大了,能夠把2.3噸左右的嫦娥二號直接送到奔月軌道,不需要再圍繞地球運行,直接一次推到200公裏左右,這個時候的速度達到奔月所需要的速度每秒10.8。這是和嫦娥一號的不同,用運載火箭直接將嫦娥二號送到奔月軌道。
進行合成演練
2010年9月28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561控製大廳,數十位專家以及各個係統的在崗人員對嫦娥二號衛星和運載火箭進行了發射前的最後一次總檢查,嫦娥二號各個係統運轉正常,經評審團對檢查結果進行評審,評審顯示各個參數正常,各個係統間配合正常達標,嫦娥二號進入燃料加注發射階段,預計在9月29日下午將進行最後一次模擬發射合成演練。
除了進行合成演練外,在正式發射前,“嫦娥二號”還進行了一項最關鍵的工作:加注燃料。嫦娥二號運載火箭的燃料分為兩種:一種是常規燃料,在火箭發射前36小時內加注;另一種是低溫燃料,將在火箭發射前7小時加注。水的沸點是100℃,而這些低溫燃料的沸點分別為-253℃和-183℃。在空氣中極易揮發,稍有不慎極易引發爆炸,所以對加注燃料的技術要求非常高。
2010年9月29日下午,發射場進行最後一次模擬發射合成演練,2010年9月30日下午或10月1日上午加注最後一次燃料。
衛星測量船準備
嫦娥二號衛星發射日期日益臨近,承擔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3艘遠望號衛星測量船全部到達預定海域,一切準備工作都部署妥當,同時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還製定了數千項應急預案。遠望測量船隊在太平洋的風浪中等待嫦娥二號衛星發射升空。
承擔本次海上測控任務的是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三號、遠望五號和遠望六號3艘衛星測量船。這三艘船經過數十天的航行,分別到達太平洋的預定海域。待衛星發射升空後,整個遠望船隊通過“接力”的方式承擔嫦娥二號衛星太陽帆板展開、衛星狀態切換及監視等一係列重要任務。
執行本次任務的三艘測量船是“兩代船”,其中遠望三號船是我國第二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主要擔負衛星、飛船和其他航天器全程飛行試驗的海上測量和控製任務,全船集中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科學技術的精華,船長180米,寬22.2米,高37.8米,排水量達1.7萬噸,於1995年投入使用;而首次參加嫦娥任務的五號船和六號船是一對“姊妹船”,是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這兩艘船分別於2007年和2008年投入使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五號船和六號船都是首次參加嫦娥任務,這次任務與以往的有很大不同,具有相當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