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城北有山,挺拔巍峨,古人謂之:“高與雲齊“,故稱齊雲山,齊雲城也因此得名。齊雲山峰巒起伏,高聳入雲,白雲圍繞山腰,使人難見山峰真容。其山林泉青翠,洞壑優美,異獸仙草,其所多有,天下皆知。
城裏的百姓卻從未到達過山頂,上山的人到了山腰自然就會莫明的被送到山下。而這山上也多會下來道裝打扮的人來城裏打點物品,一些疑難雜症在這些人手中都能不藥而愈,久而久之,人們都知道這山上住著仙人,每天來朝山的人不斷,這齊雲城也因此成了一個熱鬧的所在。
這齊雲山便是那玄真派的道派所在,這玄真派曆史悠久,大約有五千餘年的曆史了,相傳這玄真派的第一代掌門玄真道人曾經是一個書生,金榜落第心灰意冷,準備在此山遁世隱居。一日坐在一岩石上休息,誰知道這岩石乃是前輩仙人悟道飛升的所在,飛升時,在此地留下一絲氣機,這書生也就陰差陽錯的獲得了仙人所留下的一卷《玄真道法》,其後這書生潛心修習,倏忽三百年,出關之時,天劫引動,竟然直接達到渡劫期。
要知道這凡世道門修行,共分為十二個境界:引氣、築基、金丹、歸真、空靈、元嬰、分神、還虛、破虛、渡劫、大乘、飛升。而每進一步都異常艱難,尤其越到後期越是艱難,有些人一生也未必能突破到金丹期,隻因這十二個境界又以每三個境界為一個階段,修煉出金丹才算真正的修真者,但隻有真正到飛升時才算長生不老,超出天地生死的局限。但因著資質高低、吸收靈氣多寡,這天地間能功至渡劫之境的人不足雙十之數,而且都已是上了千年壽命的道門高位者。分神期都已經算的上是高手了,反到是那最低層的一個階段的修行者最多。然而這一個書生隻在短短三百年間,從一個連引氣期都不是修到了如今這可以媲美任何一派掌門的存在,怎不叫人心驚。大多數人寧願相信是那仙法之術神妙也不願相信是這書生天資卓絕。於是,覬覦者眾,不信者多,於是挑戰者絡繹不絕,這書生每每應戰總是輕鬆而勝利,因此威名遠播。其後,這書生依這齊雲山脈建立了如今的玄真派,自號玄真,起初隻收了五個親傳弟子,每人授予古卷上的一項絕跡,取一人居掌教大位,其餘眾人皆圍繞主峰以四相之陣賜一修行之處,各自收徒傳法。便是那南台峰,千手峰,九日峰,紫澤峰。而居中的便是齊雲峰。又三百年,玄真終於破空飛升,得證天仙之位。
然而這玄真道人雖是修行的奇才,卻不會明辯徒弟的品行,他一飛升,這五個弟子便因著那古卷大打出手,五峰混戰,各自為政,長久分裂。這玄真派也一直名聲不顯,而古卷也散失許多,留下的大多是殘卷.更有許多絕技仙法都遺失了.直到三千年前,那千手峰又出了位驚才絕豔的女子,道號破情,修行八百年時達至大乘頂峰,以高絕的修為重新整合五峰,重新清理殘卷,再創道法.終於又使五峰歸一,同時,她又以一己之力滅殺了當時凶名最盛的魔道三宗的宗主,一時名動天下,玄真派也因之名聲大盛。破情真人又以品性重定了五峰宗主,便飛升而去。
及至今日,玄真派門下弟子近千人,高手如雲,掌門千雲真人更是散級修為下第一高手,以一千年修到大乘初期的修為傲視群雄。雖是道門五大派之一,卻可稱的上是領袖群倫,當之無愧的道門第一派。又與佛門靖塔寺和妙音閣並稱正道三大宗,隻因為靖塔寺和妙音閣各隻有三位散佛,而玄真派門內卻有5位散仙坐鎮,聲威顯赫。因此玄真派儼然是正道領袖。
恍然之間,離上次道魔大戰已過百年了,中原大地一片祥和之景,正道大昌,舉世清平。佛道兩門香火鼎盛,正是一派好氣象。誰又知道風雷湧動,大劫將起………
第一百零八年,這玄真派再次開山收徒,天下間向往長生仙道的少年俊彥們也都從神州各地而來.希望能拜入山門……
齊雲城南外
“娘,這些天城裏怎麼來了這麼多的人啊,都是跟我這般大的”一個稚嫩的童音大聲的問道."是這山上的老神仙要收徒弟了,這些都是想學法術的."一座小木屋中走出來一個村婦應到.那孩子一聽,兩眼睜的滾圓:"神仙?法術?學了就能想要什麼就變什麼,還能飛,是嗎?那我也要去學!"那女子笑道:"你不好好念書,去學什麼法術,叫你爹聽見看他不罵你一頓.快去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