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羅布泊的氣溫就升高至50攝氏度左右,地表溫度甚至高達70攝氏度,地麵滾燙,難以涉足。這裏的年降水量不足1毫米,不少地方終年無雨,但蒸發量卻高達3米以上。因此,盡管這裏炎熱異常,卻不會汗流如注。因為汗水剛剛滲出,就被蒸發殆盡。考察隊員的衣服不是被汗水濕透的,而是被汗水中的鹽分和沙塵弄成硬邦邦的鎧甲。為此,幹涸的羅布泊盆地幾乎不存在任何動植物。
20世紀50年代後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對羅布泊地區做了實地考察之後,第一次做出了“羅布泊並非遷移湖或交替湖”的結論。由於羅布泊的湖水受層層自然湖堤的包圍,並受內部新構造活動的控製,因此水體不可能任意遊蕩。
1980年,我國的科學考察隊又兩度穿越羅布泊湖盆,對那裏的地貌和古水係做了詳細的考察。科學考察隊對湖盆的地形做了精密的測量,並通過鑽探采集了大量水樣和地層岩心,再次證實羅布泊不是普通的遷移湖。
拓展閱讀
羅布泊因地處塔裏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衝而著稱於世,其水源是塔裏木河,或因塔裏木河流量減少,周圍沙漠化嚴重,在20世紀中後期迅速退化,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完全幹涸。此後,羅布泊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
青海湖的形成
距青海省西寧市150千米的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上,湖水冰冷而且鹽分很高。青海湖的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麵積為4500平方千米,海拔3260多米,比古城西寧還高出1000多米,這裏氣候涼爽。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溫度一般都在15攝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青海湖的形成和變遷是大自然的傑作。早在2.3億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無際的古海洋。200萬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致使這片古海洋逐漸隆起,一躍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環繞起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
青海湖就是被山脈堵塞而形成的一個巨大湖泊。當時,它是一個外泄湖,周圍有100多條河流注入湖中,同時湖裏的水又從東麵流入黃河。
在大約距今100萬年前的第四紀,青海湖東麵的日月山發生了強烈的隆起,攔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來從青海湖向東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又流回了青海湖,形成了我國罕見的自東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為一個流水隻入不出的閉塞湖。
由於青海湖位於西北氣候幹燥地區,湖水蒸發量大於湖水注入量,因此水位不斷下降,湖麵逐漸縮小,與初期的湖區相比,湖麵縮小了1/3,水位降低了80米至100米。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環湖一周,號稱千裏,唐代尚稱800裏,現在隻有700多裏了。
據監測,近50年來,青海湖的水位下降了3.78米,水域麵積減少了360多平方千米,大致相當於每年減少一個杭州西湖。
青海湖每年12月份開始封凍,冰期為6個月,冰厚半米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於湖的西部,麵積為0.11平方千米,是斑頭雁、魚鷗等十多種候鳥繁殖生息的場所,數量多達十萬隻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為良好的天然牧場。
拓展閱讀
青海湖是一個斷層湖,湖盆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的斷層陷落而圍成,四周山巒環抱,湖麵遼闊,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