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村出閑人(1 / 2)

在浙江的西部,位於衢江上遊的一個村莊,叫做溝溪村。村子前臨衢江,後依小溪,背靠青石山,山清水秀,地靈人傑。青石山與隔壁的洞頭村相接,山南為溝溪人所有,背麵屬於洞頭。據說,本來整座巍峨的山峰都是溝溪村的,解放後某一時期流行販賣土地,鼓勵出外上班;而溝溪村又是溝溪鄉的鄉政府所在,須當響應號召,積極表率,以至於一時之間連賣帶送,送的時候還敲鑼打鼓地嚷嚷著今後要上班吃國家飯了,而後來土地沒有了,工作也沒撈著。於是,溝溪人便從此比鄰村的人“閑”了許多。。。

於青石山向南遠眺溝溪,衢江依稀可見,村中高樓林立,街巷寬淨。四周橘林蔥鬱,池水碧綠,衢常公路、滬昆高速平行穿過村中。可謂交通便利,景秀物茂。磨難激人奮進,安逸使人墮落。也許正是這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讓溝溪村的人變得更“閑”了。

村中有一方形池塘,因在村子較中心處,故喚作村心池。原來的村心池是一潭死水,遇到大旱就會幹涸,若是連綿暴雨,水位便會驟漲,湧出池塘,甚至淹進塘邊一些地勢較低的人家。幾年前,經村幹部和眾多村民一致商議決定,在村心池與衢江之間挖出了一條地下甬道,直接就使村心池與衢江想通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現在的村心池,已成了衢江的“支流”,在衢江的庇蔭下,對久旱暴雨的剽掠與攻逐,早已安之若素、視若無物。

公曆6月22日,夏至已至,村心池中泛起微波,群鴨嬉戲,魚兒遨遊,更有青年才俊,閑適垂釣;妙齡少女,結伴遊玩。整個村心池已儼然像朱熹描繪的一幅“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那樣的惟妙景象。可在這一片惟妙的景象中,村裏卻也有一批人雙眉緊鎖,甚至晚上也睡不著覺了。

公曆6月23日,正值盛夏,酷熱難當。這一天,的確牽動著不少溝溪人的心,也牽動著很多中國人的心。對於這些人來說,熬過昨晚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而今天白天,似乎也不那麼容易度過。

時令剛過夏至,白天已張弛到極限,再也不能向黑夜延伸;黑夜,也正式開始向白天侵襲。

烈日炎炎,38度的高溫炙烤著大地,田裏的莊稼已有些耐受不住。農民心中焦躁,仿佛那一株株樹苗就是他們生存的希望。是啊!對於大部分的溝溪村民來說,他們跟黃泥土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們的身心早已融入了這片廣袤而深沉的土地,甚至對於很多農民而言,莊稼的收成便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如今眼看蒸蒸日曬,心中如何不心急如焚?可雖說如此,他們今天心中真正關注擔憂的,卻絕對不是這些。莊稼方麵無論如何,也隻能影響他們接下來飯桌上的菜肴質量,而真正讓他們寢食難安的,乃是他們孩子的前程命運。

23日,晚上10點,便是高考成績出爐之時。見到分數的那一刻,必定少不了暗自神傷的悲痛和目斷魂銷的悔恨相交織的畫麵;也肯定有如釋重負的喜悅和囅然而笑的欣歡相融合的場景。所有的考生和他們的父母都在擔心著、期待著。在他們看來,那份成績單,是他們用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所換來的能改變他們命運的神奇法寶,甚至在很多父母眼裏,那些分數,就代表著他們孩子的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