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隱喻並不是一個不能改變的東西,隻要我們意識到不好的隱喻帶給我們的巨大的負麵力量,而願意積極的改變隱喻,從而改變我們內心體驗。工作在一個人的體驗裏是美味而在另一個人的體驗裏卻是戰鬥,這其實與工作的本身或許關係不大。因為隱喻是我們感受形象化的產物,它實際上是一個完全主觀的東西,就好像我們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觀點一樣。所以,改變隱喻實際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實在不必守著你原來的隱喻不放,那不是事實,那隻是你心裏的真實。改變隱喻的同時,你將在瞬間借著隱喻的力量改變你對工作的體驗。
55.破局而出
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開一種人,那種時常潑你冷水的人。有個媽媽在廚房洗碗,她聽到小孩在後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便對他喊道:“在幹嗎?”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媽媽怎麼說?她沒有潑冷水,罵他“小孩子不要胡說”或“趕快進來洗幹淨”之類的話,而是說:“好,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小孩後來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有時候我想去聽音樂會,想邀朋友一起去,他們常常潑我冷水:“算了吧,搞這套!”我說要去看芭蕾舞,他們更不屑:“你真的有這個興致?那你自己去吧!”
談到熱忱,我真心覺得不該潑別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愛潑冷水的人在一起,因為,擁有熱忱,可以讓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有次卡耐基在美國開年會,有位講員提醒大家,旅館房間的門上都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請勿打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從家裏到辦公室,脖子上仿佛也掛了這麼一個牌子。由於你對一切事物缺乏熱忱,同事不喜歡跟你合作,顧客也覺得最好離你遠一點。
你也把這塊牌子帶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開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
56.鷹的啟示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啄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這時候,它隻有兩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操練。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裏,不得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老的喙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再過30年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