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李舍散文隨筆集《舍簷低語》
著名作家衣 向 東
要想了解一個作家隱秘的情感,最好去閱讀他們的散文。隻有在散文的文字中,作家心靈的窗戶是敞開的。透過這扇窗戶,可以看到作家真實的情感世界。
我曾經讀過李舍的小說,感覺她具有不錯的文學天分,尤其文字中散發出來的氣息,很容易感染了我。但是,當我閱讀完李舍的散文隨筆集《舍簷低語》的時候,作為作家的李舍在我眼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淺吟低唱的女人形象。
李舍的這些散文傳達出來的情緒,都屬於女人情感宣泄的範疇。從親情到鄉情,從自然景物到內心獨白,都散發出淡淡的憂傷和女性的溫情。寫親情的一類,文字從容不迫,娓娓道來,似可見一位女性的慈愛與賢慧。很多語言甚至有意識地操弄的絮絮叨叨,讓人讀後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寫鄉情的一類,多被一種愁緒纏繞著,文字也顯得詩情畫意,意境如癡如夢,纏綿不絕;寫天地景物的一類,多都是借物抒情,是作家內心的獨白,曲徑通幽處,是作家心靈的後花園,可以窺見作家隱秘的情感儲藏,看到她與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影子。
我把這些文字,看作是李舍的另一種呼吸。
我所了解的李舍,在單位從事文字工作,且幹得不錯。當然為了盡職盡責幹好工作,她付出了很多。在家庭中,她承擔了大部分責任和義務,相夫教子,照顧父母,把該做的一切都做得很好。生活中的諸多壓力,是她也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於是她便在文字中尋找呼吸的空間,尋找宣泄情感的通道,讓現實中的自己保持正常運轉的最佳狀態。她在《世界之外的世界》裏是這樣寫的:“在這個世界之外的世界裏,有我詩意棲居的靈魂。他是我最好的傾訴對象;他是我脫離世俗後悠然飄逸的思潮;他是我聊以自慰的最好工具。”
在外奔波打拚,難免有疲勞的時候,有想家的念頭,懷念人生最初出發的地方,於是就有了《有媽的故鄉很暖》:“故鄉,是一個人永遠的牽掛。有媽在的故鄉,更是讓人魂牽夢繞、思念尤加。”有了《斷乳的故鄉》:“歲月靜靜地流淌,在世事的滄桑變幻中,那股如斷乳般的鄉愁,便在心裏漸漸地淡了。為了工作,為了愛情,為了孩子,我早已把異地作故鄉了。”
也正是由於生活的諸多壓力,她渴望給心靈放個假:“曾不止一次幻想,人若能每年失憶一次,把所有的苦痛與不快全部忘卻,或者,就那麼暫時割舍世間的一切情緣,絕塵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悄悄溜進一個純淨的空間裏,就那麼靜靜的讓大腦一片空白,讓心靈無半點塵埃,該有多好啊!”
毫無疑問,她在台燈光下搬弄文字的時候,就是給自己的心靈“放假”,她在文字間盡情遊走,自由地呼吸,把塵世中的紛憂拋卻在腦後。“細雨,靜夜,孤燈。難得這份淡泊的寧靜,難求這份心無塵埃的溫馨《約你聽雨》。”這就是她在文字中享受美妙時光的真實寫照。
在李舍的人生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而另一種呼吸的狀態還會繼續保持下去。我希望李舍隨著閱曆的增長,能夠不斷調整自己另一種呼吸的狀態,寫出更精美的文字。
2008年12月1日於北京犁月齋
(衣向東:山東人,現居北京。有過24年軍旅生涯,獲得過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三屆百花獎、金盾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