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會做事、做人1
第一節學會做事
1.想法決定做法
如果想法能理智的支配做法,那麼,所有的一切因愚蠢想法犯的錯誤都可以避免,但現在的問題是,想法和做法完全分離了,這叫做明哲保身吧,用想法代替做法的聰明人,遲早會因為自做聰明載跟頭,所以,人要塌實,想法和做法都應該從友好和平的角度出發,設個圈套把別人載進去自己想得益,到最後,隻會是自己害自己,塌實的想法也是一筆財富,得到幸福的財富,心靈和平的財富。
“法”由心生
想法與做法,是相互纏繞、相互影響著的同一因素的內外兩麵,任何想法都要借助於做法才能表達出來,任何做法中也都蘊藏著想法,並且往往當想法有所調整時,做法也必須隨即調整,或者反過來,如果做法不隨即調整,那麼就無法表達想法,這也就意味著做了許多無效勞動。美國著名地磺學家華萊士,在總結其一生成敗經驗的著作《找油的哲學》中寫道:“找油的地方就在人的大腦中。”他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人的大腦裏蘊藏著豐富的寶藏,而思維方式,是其中最珍貴的資源。
佛說:一切皆由“心”生!心生了“想法”,想法生了“看法”,看法生了“做法”,做法生了“結果”!想法是因,結果是果。麵對同樣一件事,不同的想法、看法,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我們改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做法就會改變,結果也會改變。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深受自己想法和看法的影響,也就是觀念的影響,這些想法和看法就構成了我們的信念,嚴重影響著我們的做法和表現,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健康的想法和看法會帶來健康的表現和結果,不健康的想法和看法同樣會帶來不健康的表現和結果。這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學著使用。當我們麵對不順時,不要怨天尤人,正確的做法是:反求諸己,調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跟著調整做法,就會逐漸順利起來!這就是“檢討修正”。當我們與別人衝突時,我們不要寄希望於別人的主動改變,而是調整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對方也會因我們的改變而受到影響,可能也會改變,這就是“間接控製”,通過改變我們的影響途徑或影響方式,達到相互改變的目的!
當然,多少個想法跟不上一個做法,一個做法卻注定要多個想法。譬如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羨魚”是想法,“結網”是做法,多少“羨魚”的想法也不如趕緊“結網”來的實在,然而,結什麼樣的網,是小網還是大網,是線網還是絲網……卻實在需要多個想法來確定的。思路要是不對,再有智慧也是徒勞,這時候他腦筋轉得越快,往往也死得越早,而好的思維,會使人生旅途充滿亮光。每一種好的思維方式,都是生命曆程上一盞明亮的燈,導引你正確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想必大家都看過吧,看過後的那種心情,不洶湧澎湃,也過目不忘。因為它總結了人生的真諦,說出了大家想要說的話。渴求什麼,腦子裏就有什麼樣的想法,有了這種想法,就決定了你的做法,既而也就成就了你的夢想,踏上了成功的道路。
富爸爸說:“你的想法決定你的做法,也決定你的貧富!”正如富爸爸所言,富人和窮人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富人很少說我買不起。他在學校就懂得了“言即肉身”的道理,也就是話語和人結為一體、成為現實存在的道理。他接著說:“窮人使用貧窮的詞語,貧窮的詞語產生窮人。詞語將成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很多年輕人曾經問過富爸爸,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致富?富爸爸回答說:“是的,致富並不是很艱難的事情。事實上,致富甚至很容易。問題在於,大多數人采用的方法不對頭。好多人辛勞終生,永遠生活在他們期望得到的生活水準之下;向自己不了解的領域胡亂投資;為了致富努力工作,而不是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富人;做別人都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做富人正在做的事情。”
一個人必須或者可以做些什麼。盡管思想和計劃程序很重要,但是最後還是你的行為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正如富爸爸所說的:“隨便說說並沒有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