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正確認識學習12
7學習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嗎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在麵對新事物時,所應具有的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雖然我們具有一些與生俱來的本能,但隻有通過學習才能使最初始的本能成為可以不斷提高的本領。在現代社會,獲取文化知識尤其重要,特別是在學生時代。
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長才。顯然,隻有學習才是青少年的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學生時代雖然是以吸取文化知識為主,但並非隻有對文化知識的追求與掌握過程就是學習。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自覺或不自覺的、或主動、或被動地不斷進行著學習,通過各方麵的學習來編織出自己一個個美麗的生活之夢。
感悟生活,重新認識學習
有句話說的十分豪邁:“忘記昨天的妥協與失敗,把握今天生活中的每一道菜。不許讓他腐敗,要讓它成為你今天的的主宰。”
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青少年朋友,隻知道參加各種培訓和教育,將其看成是學習和完成積累知識的手段,心中卻根本不了解學習的真正目的在哪裏。要知道,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改變,一個人為學日益,但心智模式、行為方式、人際方式卻沒有什麼改善,當然不能稱之為是真正完成了學習。
為了充分認識到學習和生活的關係,在此,以假期生活為例來說明。在經過一個學期緊張而生動的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後,終於迎來了可以放鬆神經的日子。在假期到來之時,我們每個人都會認真地考慮如何渡過自己的假期生活。在安排假期生活時,一定要考慮全麵,從而合理安排,如要考慮個人興趣所在、家庭承擔能力、和父母溝通、和文化學習的銜接、時間如何安排……去夏令營,學習交往、寬容、合作;去爺爺家,學習體會長輩的慈愛;自己獨自在家,學習自律、自控;到朋友家去小住幾天,學習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和媽媽一起學做新菜,和爸爸一起評論時事;即使是下軍棋、象棋、五子棋,也是需要學習的。假期如何安排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無論如何安排,隻要能夠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生活,定會度過一個愉快而大有收獲的假期。
但需明白,假期“休息”的含意是指大腦的部分功能區域,而絕不是學習的中斷。隻要抱有學習的態度,那麼,生活中其實事事都需學習,處處都能學習。
其實,“學習”這個詞很大,很遼闊。青少年朋友要想做到淋漓盡致很難,用到毫無關係更難。因為沒有人可以用有限的生命來學會無限的知識。也沒有人可以一輩子都不學習,因為在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習。我們一輩子都是在學生的位置上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