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會做人學會做事1
第一節學會做人
1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自卑是對青少年有害的心理因素中比較突出的一種心理特征,是性格上的一個缺陷。它的表現是對個人的能力評價過低,總覺得這也不如人,那也不如人。自卑往往與膽怯、憂傷、失望的情緒相聯係。
但自卑和謙虛不能混為一談。謙虛是一種美德,受人尊敬。實踐證明那些有強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難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的,個別的甚至會自暴自棄、悲觀失望、破罐破摔,對生活前途、學業失去信心,走上輕生或者犯罪的道路,所以戰勝自卑心理對青少年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自己長的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於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越感一下子就變成了自卑感。
小琳因為在初中時行為習慣極差,所以原學校拒絕吸收她讀高中,後來轉進了別的學校讀高中。但在入學考試成績居全班之末,因此,她整天有愁容無笑臉,思想負擔很重。經班主任多次找她談話,才得知小琳認為自己成績差,而且“名聲”又不好,總擔心在班上受孤立,還擔心將來別人都考上大學而自己考不上,那麼被淘汰的就是她。為此,她整天抬不起頭,挺不起腰,上課聽講也不專心,發言不積極,整天沉默寡言,跟同學相處也很被動。甚至想輟學,幹脆放棄高中階段的學習,經常跟家長說“不讀了!好煩了!”“讀書沒意思!”家長對此也大傷腦筋。
對於小琳,其實沒有必要這麼想。別人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應該怎麼做。對此,可使用語言暗示法。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青少年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給自己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你並不比別人差,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
青少年自卑心的產生很多方麵的原因。比如,與成長經曆特別是童年經曆有關、自己的性格特點,意誌品質等。氣質憂鬱、性格內向者大都對事物的感受性強,對事物帶來的消極後果有放大趨向,而且不容易將其消極體驗及時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對他們心理的影響往往要比對其他氣質、性格類型者的影響大,產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大。而意誌品質表現為自覺性、果斷性和自製力的學生在其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壓抑時,不是變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強烈的自尊,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以更大的幹勁衝破壓抑,努力拚出一條成功之路來。但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則正好相反,在經過一番努力後尚無效果,便會泄氣,認為自己不行,於是變得自卑起來。
另外,部分青少年由於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人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太差而感到自卑。目前,由於這方麵引起自卑的青少年學生有增加的趨勢。
小秦從小生活在農村,家境一般。由於成績特別突出,被省裏一所重點高中錄取,他想自己的努力總上沒白費,終於有了出頭的日子。他在班上雖然成績很好,但他很羨慕城裏邊的同學,隻要星期天休息,他們就去逛商場或者出去玩,而且回來後經常向他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而小秦由於見聞少,沒有什麼可以拿到同學麵前來說的,他慢慢地變得很自卑,跟剛來學校時那個陽光帥氣的小秦來說簡直是判若兩人。針對自卑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