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的事情,隻要皇帝別影響到了前朝,或者腦子鬧大發了想要立某個寵妃的孩子為太子,一般而言大臣們都是不敢多嘴的,畢竟那是人家的家務事,曆朝的幾個皇帝又都不是好性子的,就是文帝那樣善待文臣的,哢嚓掉的文官也著實不少,更別說武帝這種,壓根不把大臣性命當人看的。
賀如蘭確實是一夕受寵,但為之著急的也就那幾個有女兒或者孫女在宮裏頭的官員罷了,其餘的人不過是冷眼看著,畢竟厲武帝壓根沒有重用賀家人的意思,他們又有什麼好擔心的。至於賀文麒,賀家那點事兒誰不知道,誰也沒把他往賀家那邊套。
自從打發了賀孟氏,賀文麒家裏頭倒是清淨了不少,等到過年的時候,該走動的人家也都來走動,完全不聽賀孟氏的攛掇故意孤立人賀文麒,就是白癡也知道,賀文麒那是誰,皇帝的親信,朝廷的正二品官員,那是他們說要親近就能親近,說要疏遠就能疏遠的嗎,若不是有一個同族的名頭,他們這樣的平頭老百姓,想要上門還見不著人呢。
賀家精明人多了去了,當年就是因為太精明,看著賀鍾明這一脈沒落了,才打著李氏的主意,想讓她一個年輕寡婦回家改嫁,剩下來的家財族裏頭就能分了,至於怎麼分,哪裏有旁人的話。
隻可惜李氏是個有骨氣的,一守就是這麼多年,如今年紀大了,但兒子早已經出息了,在晚宴的時候,就是皇上皇後娘娘都誇獎她溫良嫻熟,別的不說,家裏頭的姑娘送到她身邊待幾天,找親家的時候也能說嘴說嘴不是。
李氏自然知道這些人的小心眼,都是一個族裏頭的,隻要不是當年鬧上門來那幾房,能幫的她也都伸手幫一幫,若是日子難過的,他們家照顧一些也是應該的,隻是若有人將賀家當冤大頭,她卻是不能答應的。
不說李氏,當初賀文麒又是出資又是出力的扶持賀家族人讀書,也是打著獨木難成林的主意,在朝為官,固然不能結黨營私,但光頭杆子也是不成的,賀家的人,若是有心的,卻是比外人更加名正言順一些。
這幾年來,沒少小子在賀文麒置辦的小族學讀書,甚至青州那邊的,送了人過來,也不再往族學那邊去了,其實大部分人也都知道,族學裏頭如今是個什麼勾當,有心上進的,自然會優先選擇這邊。族長那邊雖然知道賀文麒這是與族裏頭互別苗頭,但如今身份差距巨大,他也是無話可說。
賀文麒時常會在李氏身邊看見幾個小姑娘,剛開始他還覺得奇怪,後來李氏嘀咕了幾句,他倒是明白過來。賀家在動亂之中丟失的家財早就找回來了,一來是收繳了那些暴民的東西,二來是抄了朱皇叔在內的幾個大家,國庫自然慢慢的,朱成皓委屈了誰也不會委屈了賀文麒不是,送回來的東西,分明還多了一些。
為此,賀文麒也是大方,段雨燕的嫁妝照舊是不動的,也是幸運,當初這些東西都封存起來,那院子除了偶爾打掃的人少有人過去的,也比較偏僻,除了李氏每年要盤點一次,其餘並不太動,在動亂的時候倒是沒有人找到。
對著幾個同族的小姑娘,賀文麒並不介意多送幾分嫁妝,卻讓李氏阻止了,送了一個,以後豈不是個個都要送,就算是家裏頭有錢也不是這麼花的。添妝的時候,她照舊是該給的都給,平時若是丫頭討喜,她也就置辦一些首飾,其餘的卻是不用賀文麒插手。這樣一來,倒是皆大歡喜,至少麵子上那些姑娘的爹娘都是千恩萬謝的。
年裏頭,如今需要賀文麒親自上門的,除了李家絕無僅有,官場上的來往,一般都是送帖子讓管家走的,畢竟這麼多人,都親自走的話需要多久。李太爺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即使請了太醫看著,也都隻是說年歲大了,隻能養著,如今倒是有大半的時候躺在床上起不來,為此李氏也時常過去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