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程家,在京城或許是名聲不顯,但在當地,卻是個非常大的家族。程家代代以文傳家,凡是程家的子弟,到了年紀都會入家學讀書,隻要你有天分,程家宗族就會供給這個人一直讀下去。
也是程家一直以來氣運不足,雖然考中的舉人進士不少,但大部分都止步於五品,寸步難進。五品官,放到京城自然不會有人放在眼中,但在山東這地方,卻是已經非常不錯了,程家開口說自己是當地第二望族,第一的位置,還真沒有人敢誇口拿下。
百年傳承下來,程家的家族已經十分龐大,別說那些旁支末係,就是近代的嫡係也不少,有人曾經說過,半個城裏頭都是姓程的,可見程家家族之大。
當初程允考中了狀元郎,一步成為天子近臣,雖說官職並不高,但勝在是個皇帝身邊露臉的職位,不愁不能升官。
因此,程家對程允的期望是巨大的,程允卻是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雖然腳步激進了一些,但這些年下來,官職從七品升到了正五品,已經是如今程家升職最快,官職最高的人了。這樣的進步,讓程家上上下下,心甘情願的供給這位嫡長孫,隻希望他給家族帶來更大的榮耀。
而現在,程允帶著這樣的目的而來,當初程家的人對程允抱著多大的希望,如今就有多大的失望,程允是嫡長孫,程家的東西當然都是他的,他要把程家積攢了這麼些年的東西分給普通老百姓,他們也是無話可說,但要知道,這隻能代表程家嫡係一脈,其他的人,可不會賣這個麵子。
程家為什麼這麼些年來,一直自願出資供給族裏的孩子讀書,還不是為了有朝一日,他們飛黃騰達了,會對族人有所照顧。程家嫡係一派,向來都是讀書的時候多,有想要一個清名的名聲,這樣的人家,注定是沒有多少結餘的。
當年程家老太爺便發現了這個問題,想來想去,便將家裏頭的庶子打發出去做生意,有程家作為靠山,果然是順風順水,每年帶來的紅利,足以供給嫡係在清名裏頭,還能過的舒舒服服的,不用因為錢財兩字而受製。
這個習俗一直被延續下來,庶出的孩子,除非是讀書天賦出眾的,否則到了年紀之後,就得出門打拚,他們做生意需要程家做靠山,而程家需要他們給予的錢財作為資本,這些年來,或許兩方心中都有計較,但麵子上都是和和氣氣,相互體諒著走下來,比起其他的家族,程家算得上是和睦萬分了。
程允帶著自己的新法回來的時候,是帶著幾分強硬的,在他看來,庶出旁支不過是依附嫡係而活,如果沒有嫡係的支持,他們這些年來怎麼可能順風順水。如今自己隻要說服了家裏頭的老爺子,作為全國的表率,庶出的壓根就不用在乎,千古留名的誘惑掛在前頭,自然讓這位狀元郎心動。
程家老爺子一聽孫子的話,差點沒有直接撅過去,程家的田地,那是幾代人,近百年才積攢下來的,那是立族的根本,怎麼可能白白的分給那些佃戶,不說別的,單單祭田那些,也不是隻屬於嫡係的,而是屬於整一個宗族,就算是家破也不能賣出去的東西,如今孫子空口白牙的一句話,直接要扔出去。
程允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法子會帶來的震動,但在他看來,自家爺爺應該是能理解的,爺爺一輩子最希望的是什麼,那還不是光耀程家的門楣,如今這般大好的機會,爺爺還有什麼猶豫的。
看著老爺子氣得發抖的樣子,程家娘子連忙上前幫他揉著胸口,一邊皺眉說道:“允兒,不是我們不答應你,這件事絕不可能,那是程家的家產,祖輩們用性命拚來的,怎麼可能白白留給了別人。”
程允向來有些看不起女性,但眼前的女人是他的生身父母,他倒是解釋著說道:“娘,又不是讓程家將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不過是幾分田地罷了,程家又不用靠著那些田地莊子吃飯。”
程家老爺看了一眼兒子,暗恨當年隻讓兒子可著勁讀書,倒是忘了教給他人情往來,這件事隻能到此為止,若是被其他族人知道了,他們豈能罷休,連忙說道:“若是沒了這些東西,程家哪裏來銀子讓族人們讀書,這件事絕不可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