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學管理製度6(1 / 1)

第六章教學管理製度6

10.實踐教學管理製度

為更加深入貫徹以能力為本位的現代職業教育思想,高度重視學生實踐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規範實踐教學行為,強化實踐教學管理,根據我校實際情況,製定本製度。

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密切聯係,加強實驗教學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對學生加深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實驗操作技能,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意義。

(1)凡教學計劃規定的、實驗占重要地位的課程都要單獨進行實驗考核。考核時間按當學期教學進程規定,一般為半周。實驗指導人員提前一周將考試題交由教務科印製,並認真組織複習和考核。實驗考核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單獨記入學生成績冊。實驗考核不及格者,作為一門課程按有關規定進行補考。

(2)凡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驗,教務科要組織有關教研組根據課程大綱的要求選用或編寫實驗講義或指導書,製訂實驗考核方案。

(3)實驗結束時,任課教師和實驗指導人員一起檢查各小組實驗結果、實驗記錄以及設備完好和清潔衛生情況。

(4)實驗指導人員要認真批改實驗報告,評定實驗成績。

教學實習與生產實習

教學實習(含專業周)是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規定的要求和課題,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一般在校內實習基地完成。

生產實習是一種綜合性實習,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分析和解決生產及管理工作的各種實際問題。並通過生產實踐獲得一定的專業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識,形成初步的職業綜合能力。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對實習的具體要求如下:

(1)教務科提前一學期負責組織有關教研組根據教學計劃選用或編寫實習大綱和指導書。凡編寫的實習大綱或指導書需按照有關程序報批,經審批的大綱和指導書才能投入使用。

(2)凡教學計劃規定的實習項目、內容及時間,都必須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實習大綱的要求進行。

(3)教務科應督促有關教研組在每學期開學前(校內實習)或實習前三周(校外實習)製定實習計劃。其內容包括:實習目的,任務,地點,時間安排,主要內容,實習的組織與輪換,指導教師的分工與安排,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作息時間、勞動紀律、安全生產、實習筆(日)記、實習報告等),實習考核辦法和評分標準等。

(4)實習結束時,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按照統一格式和要求寫出實習報告。

(5)實習結束後一周內,實訓指導教師應寫出實訓總結連同學生實訓成績報告表、成績分析表交至各教務科備查、存檔。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含製圖測繪,下同)都是結合課程教學安排的一種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學會運用工具書及有關參考材料,綜合本門課程的知識,獨立完成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具體要求如下:

(1)課程設計必須有與教學計劃配套的大綱、指導書和考核目標。大綱和指導書由教務科組織有關教師選用或編寫。凡編寫的大綱和指導書均須按有關程序報批後方可投入使用。

(2)課程設計指導教師要全課時跟班指導,認真審閱學生擬訂出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步驟,要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指導學生使用手冊和工具書等技術材料,並隨時掌握設計進度。

設計結束時,指導教師要寫出課程設計總結,連同學生成績分析表、報告表以及課程設計說明書一並交至教務科備查、存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