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神,的打賞,第一次,挺激動的。“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一名得力的武將有多重要?兩世為人的李子成再清楚不過。
在這個世界上萬夫不當之勇可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頂尖戰力的作用便不言而喻。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方勢力,他們擁有多少資源和話語權往往是頂尖戰力所決定的,而不是普通士卒的多寡。
指揮千軍以弱勝強的兵仙,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武聖,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謀主,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國士。可以說,任何一方勢力哪怕得到他們其中任何一人的效忠,那他就足以麵南稱君周旋於各大勢力之間成就不世功業。
但這樣的人才別說如今的李子成,就是這方已知世界中大大小小數十個邦國都不曾擁有幾個,能有其一的無一不是霸主之國。
這樣的人物根本就不可能意外死亡,他們無一不是壽終正寢衰老而死,所以根本不會出現在英魂殿之中。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出現李子成也隻能望而興歎,要招募這樣的人物所付出的代價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到。
對此李子成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是什麼角色,站在什麼位置,麵朝什麼方向,所以那好高騖遠的想法早已被他拋到了腦後。他如今的終極目標是“軍候,”也就是傳說中的三流武將。
初級武將,中級武將以及高級武將為什麼會放在一個層次?他們難道沒有強弱之分嗎?
當然有強弱之分,可他們再如何出色也逃不出“士”的範疇。也就是說,他們也僅僅是比較高級一點的士卒而已,距離真正的武將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就李子成前世知道的情況,魏國的禁衛軍就是由數十近百萬武將組成的,在這支隊伍中初級武將也僅僅是最低級的士卒罷了。
真正能稱之為將領的是比他們高一級的“軍候,”也就是傳說中的三流武將。
武將到了這個級別才算徹底衝破了“士”的枷鎖,真正成為了一名將領。
這種人不僅其中一種屬性在61點以上70點以下,更重要的是他們覺醒了天賦。
至於這個天賦特性具體有什麼用李子成不知道,但他卻知道這個天賦特性非常強悍,而且每一名武將覺醒的天賦都預示著他們今後成長的空間和潛力。
而且更可怕的是,將領完全就是“士”的克星。往往一名剛剛突破的三流將領就可以壓著十幾名巔峰實力的高級武將打,這樣的角色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子成也是懷著忐忑的心打開了“軍候”的麵板,希望有多大失望也注定會有多大。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看著最低要求三萬的功勳點李子成也隻能望而興歎。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讓如今的李子成招募成功估計作用也不大,因為這樣的人物根本就不是如今的他所能駕馭的。
這可不是李子成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自我安慰,完全是實力使然。
因為所有在英魂殿出現的人物都是枉死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
他們可能死於戰爭,也可能死於意外,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維。
你指望這樣的人物會死心塌地的追隨?那顯然不可能。
前世李子成就見過不少這樣的笑話,一個人省吃儉用費盡心機招募了一名銳士,結果還不等他高興就被直接斬殺,然後就沒有然後,銳士當然是自己跑路了。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千萬不要把招募出來的人物想的有多麼忠誠,敢這麼想隻能說你是個傻叉。
正是有這種先例在,所有李子成對暫時招募不到“軍候”也並不灰心。以他如今的實力就算駕馭銳士都夠嗆,可有一個原因卻讓他有了信心。
在這裏為什麼一些士卒和武將會隻需要很少的功勳就能招募?這個問題李子成其實早就有了答案,也正是這個原因讓他信心大增打起了將領的主意。
原住民和玩家一樣能夠獲得功勳這不是什麼秘密,那原住民的功勳哪去了?
答案是他們自己用了或是存起來了。用掉的覆水難收,那存起來的死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