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定離散 第三零久章 後事如是(1 / 3)

趙敏和張無忌退走不久,莊錚等五行旗高手回到軍營,在火坑之處跟吳勁草了解完情況,又與馮國勝、常遇春等人率軍向四周搜索無果,遂作罷,隻日夜督促浮橋工程。

連續幾日張無忌獨自出動,騷擾華軍大營數次,均被五行旗眾高手阻止,雖然燒了華軍一些浮橋構件,終歸無法完全阻攔,趙敏無奈撤走,到虎牢關與李思齊彙合,彙合元軍嚴防虎牢關。

大華兵臨虎牢關,兩軍對峙,各武林門派為了爭功勞,各自派出高手,在虎牢關附近查探消息。

趙敏和張無忌商量對付大華的方法。趙敏受到前幾次偷襲燒毀浮橋構件成功的啟發,決定帶領高手,潛入大華腹地搗亂,讓大華後勤吃緊,無力進攻。兩人商量間有人傳話,元朝皇帝特使衛王寬徹哥到了,傳趙敏張無忌聽令。

兩人到了李思齊衙門,卻發現裏麵埋伏有軍士,殺氣彌漫,張無忌示意趙敏,趙敏卻不以為意,徑自入內。太監要傳令,要拿下兩人,刀斧手衝出。

張無忌正要動手之時,外麵傳來喝止聲,另一個特使也先不花和李思齊趕到,先拿下寬徹哥,再向趙敏解釋,原來寬徹哥的幾個妻舅在元國新帝奪宮之夜被趙敏手下殺了,特地尋了機會混入欽差隊伍中,途中借故離開快馬加鞭來找趙敏報仇,也先不花發覺不對勁後趕來製止。

也先不花用馬奶酒為趙敏、張無忌壓驚,和趙敏、李思齊說起朝廷情況。元國新帝登基後受到頗多製肘,山西的脫列伯、河北的張良弼、孔興,以及奔逃到甘肅的前湖廣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魯之子孛羅帖木兒,四人對新皇帝心懷不滿,結朋為黨,推舉孛羅帖木兒為首領,擁軍二十餘萬卻不聽朝廷號令,又屢屢聯絡太上皇舊黨,似乎有清君側的打算。

也先不花又提起趙敏一家自祖輩起為大元立下功勞,忠心耿耿,要請趙敏再為大元盡一份力。

趙敏便將自己要潛入大華腹地搗亂的打算拖出,說虎牢關有李思齊把守,想必不會出問題,隻要機會合適,可以從風陵度口反攻大華,重新奪回奉元,將史應龍困在洛陽。也先不花辯駁說軍國大事,小詭計並沒有什麼用處,現在大華實力強盛,已經不是僅憑奇兵能戰敗的了,必須統籌全局,舉國之力才能與之較量。

也先不花眼見時辰已到,終於說出皇帝的打算,卻是要求趙敏充當公主侍女陪嫁孛羅帖木兒,以收攏孛羅帖木兒聯盟的二十餘萬兵馬,好統籌全局,平定天下亂兵。

趙敏大怒不已,立馬發作,卻發現自己已經中了十香軟筋散。也先不花叫人入門聽侯命令,卻是護國仁王寺五大金剛上師,其中兩個曾在襄陽城出現過,對趙敏恨之入骨。張無忌這才發現不對,也發現自己中毒了。

原來趙敏、王保保因為提倡蒙漢一家之說,多年來鼓動支持大元封賞各地鎮壓漢人起義的官府“義兵”,分薄了蒙古貴族的權利,一直遭到激起蒙人貴族反對。

又因為趙敏先前大肆擄掠五大派,激起各地漢人反彈也被揭露,再加上王保保身亡,汝陽王直屬兵力已經被大華所滅,汝陽王一係實力驟降,太上皇舊黨更是在竭力攻擊。新帝為了安撫蒙人貴族,革除了汝陽王的丞相職位,剝奪所有權力,帶罪待議。.

而且麵臨大華咄咄逼人之勢,眾多蒙古貴人以脫脫為首,向新帝建議,派人向各大漢人起義勢力求和,應該許以重利和頭銜,並輔以各種手段挑撥離間,靜待漢人各個大勢力互相鬥爭,坐收漁人之利。

另外又有太上皇舊黨說趙敏多次得罪大華,應當抓捕獻給史應龍賠罪,以便求和。汝陽王激烈反對後,卻被本係人馬提出讓趙敏陪嫁與孛羅帖木兒,用以安撫蒙人內部勢力,遭此背後一刀,汝陽王再無反對之力。

元新帝任命禦史大夫也先不花為欽差總領,準許便宜行事,一定要與大華停戰,並派出其他數支欽差隊伍,分赴各地,對郭子興、劉福通、毛貴、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等各大勢力加以拉攏挑撥。

護國仁王寺五大金剛上師一進門,趙敏立即醒悟過來,知道中了計中計,先前寬徹哥的隻是為了降低她的警惕,也先不花的下在馬奶酒中的毒藥才是撒手鐧。事已至此,趙敏臨危不亂,一麵暗中溝通張無忌,一麵竭力拖延時間。

趙敏說自己還有掌控蒙人祖庭哈拉和林的外公奇力兀穆爾在,新帝不可能輕易放棄汝陽王一係。也先不花說奇力兀穆爾老了,一個月前逞強獵狼,從馬背上跌了下來,已經死了。如今掌管哈拉和林的是趙敏堂舅嗒力赤蘇爾。嗒力赤蘇爾一向與汝陽王不和,已率領哈拉和林一眾部落向新帝效忠,並且彙聚了五萬精騎南下幫助元廷平亂。趙敏又提自己和哥哥王保保與新帝自幼相識,情同兄妹等等諸事,卻被也先不花紛紛駁斥。

眼見趙敏已經把話題說完,氣氛越來越僵,張無忌雖然還未將身上毒素驅除幹淨,卻也不敢繼續拖延,當即暴起救人,背著趙敏意圖挾持也先貼木兒,卻五大金剛上師所攔住。情急之下別無他法,張無忌不得不帶著趙敏向南逃遁,路上遭遇也先不花先前落下的番僧護衛阻擊,逃出不到二十裏路就被五大金剛上師追上。

張無忌身上餘毒未清,獨力對抗大護國仁王寺五大金剛上師,使出乾坤大挪移苦苦支持,邊逃邊戰。激鬥中趙敏背部被打中,重傷昏迷,此時風雲三使再次出現,上前幫助張無忌,並發出信號招呼援兵。

原來風雲三使上次從汝陽王府逃脫後,直接回西域波斯明教總部,向諸位護教法王回複中原所行結果,得知紫杉龍王及乾坤大挪移下落的十二波斯明教寶樹王立即動身趕赴中原,打前鋒的風雲三使認出張無忌武功來曆,這才出手相助。

波斯明教眾人圍攻五大金剛上師,五大金剛上師結陣自保,並以語言喝罵波斯明教眾人不知死活,敢幹涉元朝廷捉拿欽犯。波斯明教眾人對五大金剛上師的話置之不理,幾位護教法王見風雲三使和其他屬下一時拿不下對方,於是加入戰戰團。

張無忌見到十二寶樹王的武功,記起之前趙敏從聖火令拓下並翻譯好的武功口訣,領悟聖火令武功,他對傷了趙敏的五大金剛上師痛恨不已,眼見趕來加入戰鬥的蒙人高手越來越多,當即加入戰團,以聖火令武功迅速擊殺五大金剛上師。

張無忌和波斯明教眾人談判,雙方迅速取得一致意見。張無忌以乾坤大挪移為代價,請明教總壇高手護送自己回武當山。張無忌先交出前三層乾坤大挪移心法,打扮成色目人混在波斯明教教眾中向南逃走。

四大派眼線傳回張無忌和趙敏被元軍追捕的消息,一路沿途截擊。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五大派許下重諾,江湖人士紛紛響應。一時間張無忌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張無忌雖然已經扮成波斯人,以麵巾覆臉,混在波斯明教總壇諸人的隊伍中,卻仍被武林中人辨認出來,一路連遭攔截,雖然殺傷不少人,但彙聚而來武林人士卻越來越多。

太室山下張無忌遭遇少林寺僧人攔截,拋下波斯明教人馬,遁入嵩山,趙敏傷勢發作,張無忌找地方先幫助趙敏穩住傷勢,又驅散十香軟筋散毒素,讓她能用內力自主療傷。

少林寺一百零八羅漢大陣困住波斯明教高手,常勝寶樹王以激發生命潛力為代價,帶人闖出大陣,也逃入山中,一路衝殺離開中原,返回波斯。少林寺彙合後麵趕來的四派高手封山搜索。

元使也先不花派人追緝趙敏之後,也不等侯結果,直接帶人趕到洛陽,與大華談判。史應龍接見了也先不花,卻拒絕與大元和談。也先不花臨走前贈送史應龍一對美貌雙胞胎新羅婢女,王難姑一眼看出這兩個新羅婢女身懷奇毒,一旦有人享用了這種陰毒女,便會身中奇毒,日後毒發身亡。王難姑當即把人要走,並派人告誡暗中投靠了大華的方國珍。

大華雖然沒與接受也先不花的和談建議,但為了消化地盤,休整軍隊,沒有繼續向前進軍。史應龍得到趙敏和張無忌被困太室山的消息,率領三千精銳騎兵趕到太室山。

殷野王趁史應龍離開之際混入洛陽,設法引阿離到了城外一破廟,想要和阿離和談,獲得大華勢力的幫助。

原來脫脫大軍攻打日月教,殷天正重傷無法視事,冷謙代理日月軍事務,但殷野王卻暗自不服,為了爭奪日月軍大權,暗中聯絡毛貴。毛貴提出要迎娶一見鍾情的殷素素,殷野王立即答應,轉而去勸說殷素素,但遭到殷素素嚴厲拒絕,無奈之下,殷野王隻能先將殷素素拿下囚禁,另用詭言安撫住毛貴,又趕到洛陽想獲得阿離幫助。

阿離恨殷野王入骨,又怎麼肯幫助對方,當場拒絕並斥罵殷野王忘恩負義,薄情寡義。殷野王惱羞成怒,對阿離下殺手。阿離武功大進,嚴防死守之下,殷野王無法迅速取勝。激鬥中白龜壽突然現身,以蛤蟆功偷襲殷野王,一掌將殷野王打得心脈盡碎。

白龜壽與阿離見禮,敘說往事。當年阿離外祖與殷天正相識與西域,兩人義結金蘭,共同趕赴東南建立天鷹教。天鷹教成立之初外敵不斷,有一次殷天正遭遇強敵伏擊,阿離外祖父趕去救援,救奮戰之下終於擊退強敵,但阿離外祖父為了救殷天正身受重傷,醫藥無效去世,臨終之前把阿離母親托付給殷天正。

白龜壽身為西域白駝山莊總管,掌握了白駝山莊在天鷹教中的部分勢力,在阿離外祖父身亡之後,為了保護阿離母親,一直小心行事。後來阿離母親嫁給殷野王,白龜壽對殷天正一家的提防稍有放鬆,又接到主持王盤山揚刀大會的重任,欣喜不已,還以為自己枉做小人了,等遇到謝遜搶奪屠龍刀,才想明白殷天正準備將天鷹教內所有忠於歐陽家的人借機鏟除,實行借刀殺人。

王盤山揚刀大會上白龜壽仗著白駝山秘傳內功裝暈活了下來,將消息傳給阿離母親。阿離母親雖然開始懷疑,但此時歐陽家已經再無力對抗殷天正,她又已散功,再無法可想,唯有叮囑白龜壽小心保重。白龜壽就此躲了起來,等他避過風頭返回天鷹教時,阿離母親已經被逼死,小主人阿離也失蹤。

白龜壽忍辱負重苦練白駝山莊秘傳蛤蟆功,並暗中聯絡白駝山莊舊部,小心保存實力。這次他得知殷野王要來找阿離,暗中跟隨,離開前給身負重傷的殷天正下了蛇毒,並且一掌拍死了胡青牛,斷言殷天正再無人可救。殷野王聽完白龜壽之話後驚怒交加,悔不當初,當場死不瞑目。

阿離帶著白龜壽離開破廟,暗中保護阿離的藍瀾現身,自言白龜壽殺了胡青牛倒也省了她跑一趟的時間。返回洛陽王宮途中白龜壽介紹白駝山莊舊部勢力分布,阿離想到周芷若有明玉珍、常遇春的支持,也不甘示弱,讓白龜壽趕回日月教,暗中拉攏教眾,等候時機行事。

史應龍趕到太室山下,指揮四大派高手並大軍布下天羅地網,一路搜山。張無忌藏在峻極峰上幫助趙敏驅散毒素療傷,發現大隊人馬搜山,情況不妙,但趙敏傷勢極重,不能遭受震蕩,隻好繼續隱藏,想等她傷勢好一些再走。

搜山繼續,半個月後,逃出囚牢的殷素素趕到,夜見史應龍求情,史應龍隻答應保張無忌一命,殷素素問到底是怎麼個一命法,史應龍默不出聲。殷素素提起宋青書也保住了一命,不過卻成了經脈盡斷的廢人,當場怒罵史應龍無情,但史應龍隻是不答應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