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末已距之不遠,作為北京人,自然心裏沉甸甸;作為研究京劇和傳統文化的人,就更要深人思考——在二十世紀當中,“中國——北京一自己”究竟過得怎麼樣?不把這個問題想透徹,二十一世紀來臨的鍾聲,就隻能是“白敲”。
我研究京劇有年,現在手頭還有一部《京劇與中國文化》沒有結稿。寫完這部書,還打算再寫一本《梅蘭芳與二十一世紀》。將這本與從前的兩本(《梅蘭芳與二十世紀》和《梅蘭芳百年祭》)合在一起,以《梅蘭芳三部曲》的形式獻給下一個世紀。做完這些,我就不準備再寫有關京劇的書了。
以上所談可以算是一個圓:京劇。還有另一個圓與之相交,那就是老字號。我已經出版了《老字號春秋》一書,還有新的課題等我去做。京劇與老字號有共通之處,兩個圓相交的地方還真不小。
在這兩個相交的圓之外,還應該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圓:京城文化。我在做上邊兩個小圓的時候,就常想著外邊的大圓。估計三五年後,等我寫完老字號,便投身到這個最後的課題中。也不知道那時自己的身體如何,估計隻能寫多少算多少了。
敬告北京的讀者諸君:您可以不愛看京劇,也可以不理踩老字號,但絕對不能不關心咱們這座古都的曆史和前途。盡管以前喪失了一些機遇,但現在覺察也還不晚。
隻有群策群力,才能完成黨中央交給的任務:“奪回古都的風貌!”
作者199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