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戲劇項目表演訓練40(1 / 2)

第二章戲劇項目表演訓練40

2.山東梆子的唱腔

山東梆子的唱腔音樂屬板式變化體。各種板式均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

板式的含義有兩種:一種是指板眼形式,即節拍形式。中國古代音樂及民間音樂通常以板、鼓擊拍,強拍為板,弱拍為眼,合稱板眼。

另一種是指下板形式,即節奏形式。

板式的運用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通過不同板式的有機組合和轉接,構成節奏變化明顯、旋律對比鮮明的大段成套唱腔,這是山東梆子唱腔音樂的主要表現手法。

另一種形式為單一板式的應用,即根據劇中情節和人物情緒,選用某一種基本板式作為一個獨立唱段,主要適用於情緒比較單一的唱詞。

山東梆子板式常用的有慢板、破字慢板、一句正板、流水板、一鼓二鑼、二八板、起板、栽板、飛板、羊黃、倒板、二犯、上五音、金勾掛、倒反撥、一鑼切、都魯錘、三腔哭、亢令亢、哭二八、三落板、船歌等。

山東梆子唱腔的專用曲調有殺己調,如《哭劍》這一出戲。還有流水撚子調,如《蘭花山》這一出戲。此外還有叫門板調,如《宇宙鋒》這一出戲等。

山東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壯,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行當則以紅臉、黑臉為主要腳色,唱腔慷慨激昂,高亢雄健,動作粗獷,架式誇張,舞台上洋溢著雄渾、豪放的陽剛之美。

山東梆子過去全用大本腔即真嗓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後來逐漸變化,多用二本腔即假嗓演唱。另外,也有用大本嗓,即真聲吐字,以及用二本嗓甩腔。

其中,女聲各行當,都采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發音多用口腔共鳴,聲音圓潤、音域寬廣。而淨行的發音則帶沙音和炸音,使唱腔粗獷奔放。

3.山東梆子的伴奏

山東梆子的伴奏樂器有大弦、二弦、三弦、板胡、二胡、大笛等。而戲曲的伴奏都要依一定的曲牌來演奏,從而演奏出具有獨特韻味的地方戲曲。

另外,戲曲在演奏時還要依據一定的形式,即節拍和節奏,這就是板式。

1.伴奏樂器山東梆子最初用的伴奏樂器是:大弦、二弦、三弦。

大弦是彈撥樂器,形狀猶如月琴,腹部八棱,無品,四根軸,四根弦,全用皮弦。藝人們根據它的形狀,通常把它稱作老鱉。

二弦指兩根弦的樂器。杆較短,筒較大,千斤與筒子之間的距離較近,皮弦,用弓拉奏,發音尖亮高亢。

三弦又稱弦子,是我國的傳統彈撥樂器。它的鞭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麵蒙皮,有三根弦,側抱在懷中進行演奏。它的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