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摸著石頭過河
一部二十五史,不知從何說起。
我是個喜歡看曆史的人,而我們寫曆史的書,也的確不少。從小時候讀書時的官方欽定教科書,到各類史籍,從專家史論,到民間演義,再到現在的百家論壇,網絡說史……
然而我一直想看到的書,卻還沒有看到。
我是一個喜歡問“為什麼”的人,然而我看到的書,擺開陣勢,洋洋灑灑指點江山者,似乎古人製度設想行為,似乎就從天而降,現成擺在那兒,而我們這些後人,以“現代理念”、“**階級史觀”、“五千年的總結性”橫批豎判,儼然智者無敵。以“六經注我”的態度,純以拿來主義,割裂斷層,說屑言碎。而又有一些現代經濟專家,既不知中國之曆史,又不知中國之現在,卻言必稱西方,高呼“中國人缺少這個那個素質”,“中國需要向西方學習這個那個的文明”等。
然而中國人並非沒有文化,古人並非沒有智慧。恰恰相反,中國人是這個地球上唯一傳續了數千年的民族——在一方固定的土地上。
自西方大炮打開國門,否定中國文明,鼓吹西方文明,似乎成了一種慣例,許多人恨不得把中華五千年曆史一筆抹殺——“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畫”。
自清末的洋務運動開始到“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到“河殤”熱播直至從“狼圖騰”的風行……這些符號性的運動,看似完全不同甚至相互撇清關係,實則卻是統一的。總之一個中心,“黃天已死,蒼天當立”,“保守性的黃土文明”已經結束,“擴張性的海洋文明遊牧文明”才是正確的,讓人熱血沸騰的。
而“黃土文明”到底是什麼呢,驟然一言以斃之,“中國自秦以來二千年,皆□□黑暗政體之曆史也……思想停滯無進步……文明停滯不進……保守的……落後的……腐朽的……封建的……”等等。
而現代隻有西方邏輯的腦子,言必稱先秦,那隻是因為從西方史學來講,先秦的曆史是可以用歐洲史學來推演類比的,而秦以後自清,對於西方史學來說,卻是一片空白的盲點。他們沒有這個時代,所以用他們的曆史觀,用他們的理論,無法解釋,無以言之,隻能一筆抹掉。
而恰恰是這一段曆史,隻有中國人走出了西方式的“瘋狂擴張——極速滅亡”式盲點,讓西方式文明在經曆兩百年擴張後陷入了巨大危機後到處抓瞎找“可持續發展“的時候,忘記了東方有一個國家,它不擴張也不滅亡,是唯一驗證了什麼叫“可持續發展”數千年的國家。
中國的曆史,從黃帝傳說以來約得4600餘年。從《古竹書紀年》載夏以來,約得3700餘年。夏472,殷496,周武王至幽王257,自此以下至民國紀元2681。①自《春秋》《左傳》以來,有清楚的年代曆史,曆史一年年的年輪,都可以摸得出來。
從有可記載的年代開始,我們慢慢去看,帶著一顆虔誠學習的心,曆史其實不能後人自以為是地總結,恰恰相反,對曆史的居高臨下,隻會遮住我們自己的眼晴,視曆史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恰恰說明對曆史的無知。
曆史是什麼,借用一個我很喜歡的政治家的話,其實,曆史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看曆史的時候,得把自己代入進去,在這個時代,你的知識容量隻有前代前人給你留下的經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沒有人能夠告訴你。隻有在事件發生以後,我們才看得到結果。而同樣一個判斷和決定,在這個時代是對的,在另一個時代卻是錯誤的。
而唯在把自己代入進去,以那個時代的眼,那個時代的心去看那個時代,這樣我們才能夠明白,他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這樣的製度。
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幸運的是,我們摸了五千年的石頭,攢下了大量的經驗。雖然許多東西也失落在曆史的長河中了,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地打撈。
也許摸著前人摸過的石頭,我們才能夠明白,曆史並不是寫出來的,曆史是慢慢地一點一點煉出來的。
這個係列,就叫《曆史是怎麼煉成的》,因為——曆史不是打扮出來推斷出來框框出來的,它象鋼鐵一樣煉出來的,甚至是比經過鋼鐵煉得更加艱難。它經曆無數失敗和成功,經過無數走彎路踏錯坑,是用無數的生命和血肉煉就的。它經曆了數千年,而且還將繼續煉下去。
這個係列,也許要寫很長很長,甚至不是我一個人寫就。我隻有一個人,我有了這個思路,但是我能得到的信息量也許很少,我的思路我的見解也許並不成熟。所以放在這裏,所以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思路,也許到最後完成這個係列的——如果它能夠完成的話,那麼,它的作者,並不是我一個人,而是我們所有的人。
2009年6月24日,乃為此記。
①錢穆:《國史大綱?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