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的《幽夢影》
清代才子張潮,留給世人一本好書。它是一本靈巧、聰明、幽默的格言妙論。
我很喜歡看"語錄",所以推介《幽夢影》。手上的是民國舊書的影印本而已。那是多年前一位朋友K送給我留念的。今天坊間已有中英文對照本出版,但封麵上寫他是明人。(翻資料:張潮,文學家,字山來,號心齋,安徽歙縣人,生於一六五零。曾任翰林孔目。以刊刻叢書為世人所稱——明亡於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止。那麼他應該是夾縫人了。)
不管是明末或清初,但《幽夢影》的佳句甚多。這三個字雖聽來溫柔婉約,如惺忪綺夢,卻是才氣橫溢。
都說香港語文程度淺,此書並不艱澀深奧,掀掀必有所得。摘錄一些句子:
"情必近於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淨屬多情;紅顏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屬紅顏;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淨屬能詩。"
"蛛為蝶之敵國,驢為馬之附庸。"
"妾美不如妻賢,錢多不如境順。"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風。"
"痛可忍而癢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莊周夢而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而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有點火,有點邪,有點壞
一個導演說:"拍戲,無論你拍什麼戲,最要緊要有火。"有火,拍自己喜歡拍的東西,即使很淒慘,"捱"得要死,都有滿足感——
其實做人也要有火,有火,才有動力。愛人,更加要有火,否則原地踏步,不進則退。
火除了燃燒,還帶有悲壯,——因為它始終會熄滅,力盡淪落,氣絕身亡。它推動你在某一時刻堅持、任性、無懼,和充滿靈感。當你說,"怕什麼?大不了——"時,你好猛。
我以為,導演不但要有火,還有有點邪,有點壞,有點不羈,作品才好看。電影是偏門、是桃花、是幻象,四平八穩正氣圓潤,可以放在教育電視,或中央台,或參加金雞百花獎,模範人物還可以當上影帝影後。
電影、小說、畫作、詩詞、戲劇、音樂——一切創作,好聽好看,字裏行間帶著魅惑的,都不會工整。藝術而"工整",便是一種罪行。舉例:蒲鬆齡的《聊齋》傳誦一時,天馬行空,正中帶邪;他閣下的詩,一點也不迷人,甚至悶,隻是個糟老頭的歎謂,正因太過"實"。
一個慈悲而善良的藝術家,做人八十五分,作品隻能"見仁見智"了——
同理,很不幸,女人喜歡的男人,總是有點火,有點邪,有點壞,有點不羈。即使凶終隙末。
最愛和次愛
他倆還沒有真正開始呢。女人問男人:
"假如有兩個女人,一個是你的最愛,一個是你的次愛——最愛哪個不能十分確定是不是接受你,你會不會選擇了次愛那個?"
"我當然還是要最愛那個。"
"但那是不確定的。"女人說,"最愛跑了,你不要次愛嗎?"
男人慢條斯理:
"我會把次愛變成最愛"
又道:"一個人的心放不下兩個人。"
所以她才放心了。
一個人的心放不下兩個人?怎麼會?心的體積很小,但容量很大。再多也放得下,並且男人無所謂"最愛"、"次愛"。
統統是他的"次愛",——假如他最愛自己。
統統是他的"最愛",——當麵對任何他想征服的女人,單對單,這兩個字不難出口。又不需本錢。
或者,在某一個特定時空是"最愛",過後淪為"次愛",並非誰的錯。
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把次愛變成最愛是妥協。在有的選擇的情況下,把最愛變成次愛是取舍。
這樣忐忑很無聊,但世上的女人都為此,一生困擾不安。
鯨魚屋的願望
歐洲電影節中,有部改變自著名小說的奧地利電影《魚樂無窮》。
這個名字我們天天見麵,乃亞視最佳作品之一(另一為《亞視四十年經典重溫》)。
看簡介,這德語對白英文字幕的電影原來很好玩。
蘇菲繼承了一份奇怪的遺產,便是防腐處理的"鯨魚屋"。巨大的鯨魚屋有著神秘力量:任何人隻要和蘇菲在魚腹內發生性行為達**,便可以實現一個願望。
因有一個男人這樣幹了,他希望拋棄了的女人瑪利亞回頭。果然如願。
蘇菲另找個男人再實驗一下,陰錯陽差,把新娘子瑪利亞變成一條狗。
為了解咒,蘇菲隻好設法勸說村中男人來交合、許願、好使瑪利亞回複人形。
但試問誰肯犧牲自己的精液和願望?
彌天大禍因而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一個黑色喜劇?成年人的童話故事?庸俗小市民的寫照?
不。這其實是一個悲劇——
夢想絕大部分不能成真。能夠實現的,都不是我們真心需要的。我們想要一個人,很多時隻得到一條狗。至此,配額剛好用完。
我們若隻有一個許願的機會,恐慌忙亂,不知如何使用。
轉瞬,又失去了。
沒有這樣的人
某選美評判一再表示,,她與其他幾位在評判時早已取得共識,所以冠亞季軍絕對是評判的心水。她說:
"十二個女孩子中,是沒有靚到可以不考慮它們的操行就給她們拿獎的。"——
世上哪有"驚為天人",可完全不作任何考慮便全部投她一票的美女?若有,相由心生,一定亦令人如沐春風。既然沒有,一切便隻是小眾的比較了。
靚不靚,得公認。
選美年年有。當選的認為公平,落選的認為黑暗而"賤"(好新鮮的形容詞。豈非也踹了自己一腳?)累得有頭有麵的評判們出來澄清一番,以示要"造馬"也不易,不容收買之類。此乃後遺症。
一場遊戲,都是些十來二十歲博出位的小女孩,真歎為觀止——
不要緊,明年又再繼續跳舞。知識評判的話,很有點意思。
沒有人靚到可不講操行?借用一下。同理:——
沒有人有才華到可不講風骨。
沒有人得勢到可不問良心。
沒有人能幹到可不靠朋友。
沒有人霸道到可不求事實真相。
沒有人富貴到可不信命。
沒有人幸運到可不擇手段。
沒有人聰明到可不墮落情網。
沒有人——
風流才成就品位
十五歲踏足娛樂圈的廣告模特,開始要適應名利場的是是非非。
某日傳媒追問成龍,他兒子的緋聞,成龍的原句我們不清楚,不過見報的大概是"她不適合我兒子"、"祖明品位沒這樣低"、"不知所謂"——之類。小女孩委屈落淚,並且放棄自薦當他新片女角。
然後成龍公開向她道歉。
姑且勿論是否"言重",不過意思也是對她"無意"(包括兒子)。成龍一向心直口快且具江湖地位——他有個好處,一旦失言誤傷了人,馬上道歉。唯一不必道歉的,是痛斥字母先生並呼籲圈內人拒絕拍攝騙財騙色電影,果然一呼百應,大快人心。
但關乎小南海小女孩的taste,便很有趣。事實上,任何大人都認為小孩taste不夠高——因為經驗不足。
任何一位"資深"男人,闖蕩情場閱人無數,感覺又怎麼會與初出茅廬者相同?他們的要求更高,對女人的品位當然有自己的一套。
男人"風流",品位便是他的"成就"——無名無利隻敢對靚妹及庸脂俗粉起痰的,則隻屬"鹹濕佬"、"金魚佬"、"核突佬"。
是的,很勢利。正如女人,身份相同,但名堂等級分為"紅顏知己"、"女友"、"女伴"、"二奶"、"狐狸精"、"雞"。
為了八千幀照片
曾看過一則新聞:男人與妻子三十年婚姻破裂,正式離婚,女兒亦已返美繼續讀書——但男人興訟。
二人有關財產分配問題,已一一在庭外解決,應該不是為了錢。
他是為了"回憶"。
男人自中學時代已愛上攝影,到目前為止仍是他唯一沉迷的嗜好,積蓄都花在攝影和買器材上。過去三十年,他為自己建立的家庭拍下至少八千幀照片,記錄了曆史和珍貴的回憶片段,如婚禮、外遊、女兒成長過程、生日派對、學校生活、比賽——總之是生活的一點一滴,喜怒哀樂,——他的前半生!
他與前妻口頭上達成協議,八千幀照片全歸他所有,但到期日她隻交還兩疊。為此他不惜興訟,持法官搜查令到她寓所搜回舊照。
他不是為了房子、財產、古董、珠寶首飾、股份、業權——等必爭之物痛苦,而是為了追不回的歲月,留點痕跡。在他心目中,比錢更重要。
女人一定非常恨他,清楚他的"死穴"了(他相信她還暗中收起一部分)。
舊照片而已,科技發達,統統一式兩份,各自紀念,不就完了嗎?——說是他的前半生,也是她的前半生,都一樣珍貴。
她也許隻是要他焦灼、傷心、難過,急如熱鍋上螞蟻,然後央求。是故意的吧?
像太子丹的男人
有些波士很溫情,待下屬如家人,噓寒問暖,關心起居和感情生活,於是你不好意思向長輩要求加薪。有些波士很刻薄,出一元要買回十元的勞力,你付九成他也給你臉色看,還動輒扣人工。有些波士很COOL,你同他是牛郎織女,中間永遠隔著一道銀河,但是貨銀兩訖,互不拖欠,來去自如。有些波士很厲害,他要的人,禮賢下士紆尊降貴,提供不能抗拒的條件,對方也沒有說"不"的餘地。
最厲害的波士就是燕太子丹。他謀複國招賢能,看中荊坷,但對刺秦的死亡約會絕口不提。同遊共處時,荊坷讚賞彈琴的美女手巧,他命人把雙手剁下來用玉盤盛了相贈。荊軻無意中說:"千裏馬的肝美味。"他又殺了名駒,把肝煮好奉上。
是他待他太厚嗎?當然不,隻是"收買"的手段高明。震撼的你,隻好豁命。
幸而庸碌的我們沒此際遇,不是沒有太子丹,卻是荊軻太少,利用價值不高。
情人分類也一樣——
溫柔的情人好的閑,朝夕問候你饑寒,不需本錢,浸淫在愛河中的你可能依舊饑寒。刻薄的情人要求你身兼神女聖女蕩女和職業婦女。COOL的情人不吃醋不著緊,不過若他吃定你,你還是依時依候去相逢。
最恐怖是像太子丹。女人並無指定動作,是他閣下自選動作,但全屬"大動作",既做了,她就是欠他。領了這份情,走也走不了,除非以血來償。男人對你好的過分,要衡量是否還的起。
男女最大的誘惑
電視節目中有一項對話。
先問男人:"最大的誘惑是什麼?——(一)權勢;(二)財富;(三)美色。"
三種都想要?但對男人來說,最原始的誘惑應是"美色",非常直接的反應。男人不一定"愛",若"喜歡",已很容易心動。年輕的男人經不起,先做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