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出山(1 / 2)

湊合著涼水,啃噎下幾個幹饃饃,方木就這樣獨自吃過了午飯,昨天的晚上,方木就被自己父母告知,他們要去山的外麵接城裏的一位親戚,因為出山一趟挺不容易,所以大清早就出發了,方木本想一起去,但被方父阻止了,叫他待在家裏看家。

無聊的在院子裏翻著手中的書,方木看了不知多少遍了,這是他三叔半年前帶回給他的,書名叫做“山海經”,說是一名古代大能寫的,記錄著一些神話傳說,方木很喜歡裏麵的故事。

“算算時間,應該快到了吧”放下書,方木正想著,忽然門外傳來馬聲,接著車輪壓地嘩嘩軲轆聲隨之而來,隻聽“禦……”的一聲,馬車停下後,一個爽朗的笑聲在外麵響起。

“二哥,二嫂,家已經到了,可以出來了。”

接著隻見一位精壯的中年漢子,正撫著因為一路的馬車顛簸,而一時頭暈感到不適的方木父母從門外走了進來。

走進院子,方父看見方木正在院子裏看書,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接著說道:“木生,還不過來向你三叔問好。”

聽著父親的話語,方木連忙放下手中的書,興奮的來到中年漢子麵前,乖巧的說道:“三叔好。”

說完後,方木就老老實實的待在一邊,可是目光卻始終有意無意的盯著中年漢子隨身帶的包裹,眼中不時閃過期冀之色。

中年漢子看到方木後哈哈一笑,摸了摸他的腦袋,笑道:“嘖嘖,木生,這才半年沒看到,個子又長高啦。”

方木露出靦腆的一笑,隨即乖巧的站著,可是眼中的目光卻是出賣了他。

望著方木小臉微紅,看著自己的眼神,中年漢子哪裏會不知道方木的那點小心思,笑道:“木生,你三叔可沒忘記答應你的東西。”說完,取下包裹,從裏麵拿出兩本線狀書遞給了方木。

方木興奮的歡呼一聲,接過書翻看幾下,喜不自禁。

中年漢子是方父的親三弟,也就是方木的親三叔,也是方家現在唯一的至親,方木最大的叔叔因為早些年間村裏鬧饑荒,獨自遠離故土,去外麵打拚了,十多年都沒回來了,家裏人都認為他已經死在了外麵,而方木的三叔方虎,在方木的大叔叔走後沒過幾年也出山了,去了縣城裏謀生,最近幾年在城裏混的不錯,日子也漸漸好轉了起來,對家裏也很是照顧,聽方父說,方木三叔現在可是村裏最有出息的人,在城裏替大戶人家打理生意,這不這幾年也幸虧他幫助,方木爹做的木雕才能賣出好價錢。

吃過晚飯後,方母收起碗筷拿到廚房洗碗去了,方父和方木三叔則坐在院子裏喝茶聊天,而方木則乖巧的站在他們身邊,不時的向放在桌子上見底的茶碗中倒滿茶水。

拿起桌子上的茶碗咕嚕喝了一大口後,中年漢子放下手中的茶碗,對方父說明了他此次前來的另一個目的。

而這個目的,對於年僅十歲的方木來說,他現在卻不知道,這將會改變他一生的命運,這或許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聽著父親與三叔的對話,方木雖然年紀尚小,僅有十歲,但勉強算得上飽讀詩書的他,也能大概得明白三叔此次前來的來意。

原來方木三叔早些年間曾在江湖上打拚時,無意之下救了一位老者,那老者臨走之前對三叔說,他會回來報答三叔,當時三叔也沒往心裏去,可沒想到,四個月前突然有一位白衣青年找上了三叔說是來替人報恩並且說明了來意,三叔仔細回想片刻後就恍然明白了那人正是自己年輕時救過的老者派來的。

方木還從三叔口中聽道,那白衣青年竟是一位修真仙人,修道於五老宗門下。

而五老宗是方圓幾千裏內有名的修仙門派,據說其前身幾百年前在整個元泱國也是數一數二、排的上號得修仙大派,隻是後來不知為何落寞了下去,最後躋身在五老峰這麼個偏遠的小地方。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五老宗雖然流落成了三流門派,但在這窮鄉僻壤的幾百裏內卻是唯一的一個修仙門派,無論實力與勢力都是凡人無法抗衡得,凡人平時都極少能夠見得到他們真麵,畢竟每一個能夠成為仙人的,無論資質還是天賦不說是千中選一,萬中取一也都不過分,不是普通的凡夫俗子能夠高攀的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