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卷 燕京舊事 楔子(1 / 2)

黃昏驟雨過後的小村莊裏麵,空氣中彌漫著淡淡霧氣,朦朧的火光搖曳在黑暗之中,一片寧靜和諧的氛圍下,一間簡易的木屋裏,傳來了一陣淅淅瀝瀝的哭聲。

不多時一個少年從屋子裏麵走了出來,他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一雙眼睛如同星辰一般明亮動人,隻不過此時他雙眼通紅,臉頰上淚水尤未幹,顯然是剛剛才痛哭過的。

這少年手裏提著一個藥爐,他走到門口,隨手將藥爐中的藥一股腦的倒進了門前的水坑裏,在那一瞬間,他的神情,好像是對全世界,都像是對這一爐涼了的藥一樣滿不在乎。

隨後他跑進不遠處的另一間屋子裏麵,再等他出來的時候,他手中的藥爐已經不見了。

這少年名叫白舒,十六年前,白舒的母親淩問兒懷著白舒來到了這裏,芳齡少婦,尤其是似淩問兒這般貌美的,在這種小山村裏,簡直是仙女下凡,更何況淩問兒來的時候,還有著身孕,於是隨之而來的風言風語,便一直就沒有斷過。

好在淩問兒來的時候,帶足了銀兩,倒是安安穩穩的買下了房子,生了白舒下來,再之後,歲月悠悠,一共一十六載,淩問兒再也沒有踏出這村子一步。

白舒自幼聰明伶俐,七八歲的時候,就能哄的十幾歲的孩子服服帖帖的圍著自己轉,就連村子裏的水渠等農事設施都是白舒不露痕跡的點出來,啟發村民修建的,再加上白舒嘴又甜,平日裏很會說話,全村上下,沒有一個不喜歡白舒的,他小小的年紀,端得是一個玲瓏剔透般的人兒。

白舒如此聰明,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的娘親並不簡單,但他問了幾次自己的身世,淩問兒都堅持不告訴他,而且每次白舒問過之後,淩問兒都還要生許久的悶氣,久而久之,白舒也就不多問了。

淩問兒懷著白舒的時候,身體上就有隱疾,這十六年來,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是越來越嚴重,到了最後,竟是連醫治也醫治不好了。

那些郎中都說是怪了,淩問兒的身體明明查不出任何的毛病,但狀態就是越來越差,隻有白舒知道,這世上有一種病,是無藥可醫的,常言道:“患心病者,相思成疾,無藥可醫。”

但讓白舒想不明白的是,究竟是什麼心病,能折磨人一十六年,讓淩問兒從少女變成了婦人之後,尤不可消磨分毫。

這個下雨的黃昏,就是淩問兒在這世上的最後一天,白舒在這段日子以來想盡了辦法,變賣了家產請了無數的郎中,都沒法阻止淩問兒生命的流逝。

淩問兒死之前囑咐白舒道:“等我死了,記得把你李叔家的藥爐還回去,切莫在招惹冬兒了。”

李叔是白舒家的鄰居,冬兒是李叔的女兒,白舒一家與李叔一家互為鄰居多年,非常熟絡,再加上山村中本就沒什麼事情,白舒少不經事,免不得沾花惹草。

不過白舒作為少年人,又極講分寸,從沒有對冬兒做出過什麼過分的舉動。

淩問兒自是看得明白,自家孩兒並不是真的喜歡冬兒,頂多是把她當作妹妹看罷了,而冬兒那丫頭,卻死心塌地的念著白舒,隻不過白舒不可能永遠留在這個小村子裏麵,淩問兒也不想見到,下一個相似成疾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