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縣,是本省最大的一個縣,人口極多,占地極大,而且自從將旅遊產業作為主打產業發展之後,經濟發展也極為迅速。
但是,伴隨飛躍發展的經濟速度,洪縣人民也麵臨著一個極大的問題: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伴隨著犯罪率的飛速上升。毫不誇張的說,洪縣平均每天就會出現至少三件大案。正是因為這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導致百姓人心惶惶,因而,在洪縣,百姓也就特別感謝並崇拜那些屢破奇案的偵探們,把他們當神一樣膜拜,希望他們能化解他們的冤屈,保障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
也正因此,2000年,也就是10年前,省會緊急招洪縣所有大小官員開了一次重大會議,會議協商決定:增加執法部門數量和覆蓋麵,並同時在洪縣設立“洪縣偵查學院”,培養專業偵探人才。果然,10年來,從洪縣偵查學院畢業出來的不少的人才,如今都在全國各地接手各類大小案件,所破案件大多能令犯罪者信服,而且推理嚴謹,破案效率極高,深得媒體追捧,廣大人民群眾也稱其為現代偵探的黃埔軍校,偵探界的領頭羊,外界有一句評論說:洪縣畢業一人,罪犯避之百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自此,這個學院也被國家特許指定為“一級偵查人才培養基地”。
胡曉雪,秦亮,此時二人皆站在一個高檔的辦公室中,受洪縣警署委托調查星星出版社總裁陳明之死。說到這兩人,洪縣很多人都知道,這兩人是洪縣偵查學院06屆入學,09屆畢業的學生,因在學校便破案無數,09年畢業之年,洪縣偵查學院還專門在這一年的結業典禮上將這一屆稱之為“偵查雪亮搭”,同時,這兩人也被外界稱之為神秘夫妻組合,每每案件都是一起去調查,一起破案,這兩人十分恩愛,在學校就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神仙眷侶式的夫妻。然而如今,他們卻在為此時棘手的案件而苦惱。
死者陳明,本縣最大的出版社,也是全國非常著名的出版社——星星出版社的總裁,從92年創辦星星出版社至今,成功將一個小小的出版工作室發展成為一個上市公司,一個知名集團。經調查,死者身上並無明顯傷口,也沒有任何與人爭鬥的痕跡,死的時候是趴在辦公室的桌上的,十分安詳,說是自然死亡毫不為過,死亡時間是上午10時—11時。
在這段期間,劉警長調查攝像頭顯示,公司副總裁王軒曾經於10時03分進入辦公室,並於10時11分出來;其助手武超(小名阿超)於10時24分進入,並於10時28分出來;其女兒陳芸10時41分進入,10時46分出來;其秘書劉小茜於於10時53分進入,並於10時58分出來。而奇怪的是,10時58分過後,就再也沒有人進去過了,秘書劉小茜出來時還在門上掛上“勿擾”的警示牌。
此時,劉警長看完攝像頭顯示的資料後,馬上傳喚四人分別錄口供,因為從表麵看來,如果陳總裁不是自殺的話,這四人都有可能殺害總裁,所以都是疑犯。如若有凶手的話,凶手肯定也是這四人中的其中一個。還有就是,為何秘書要掛上一個警示牌?
原來副總裁王軒那個時候正好去給總裁送一份公司報告,商量本月幾本銷量很好的書本的簽售會的具體執行細節,並找總裁簽字,其後就出了辦公室,王軒說那時候總裁還好好的在辦公室,並無異常。
而10時24分阿超進去是為了找總裁確認中午和廣告公司的劉總吃飯的地點,方便他做部署和安排,阿超也說那時候總裁並無異常,還好好的在工作著。
其女兒陳芸則對警察說10點41分她進入後和她父親詳細談了談今天下午公司的會議安排及人員安排之後就出去了,“真沒想到,我父親竟然就這樣無緣無故的死了,你們一定要幫我找到凶手。”陳芸邊說邊哭。整個警察室,都回蕩著陳芸哀苦的抽泣聲。警察們也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安慰了幾句“節哀順變,不要過於傷心”的話
而在在10點53分進入的其秘書劉小茜,她正好是打印了一份行程單去找總裁確認這三天的行程,進去辦公室的時候發現總裁隻是坐在椅子上查看資料,並未出現任何異常。並且談完之後,陳總裁跟她說接下來讓阿超12點過來找他,期間不許任何人打擾,而且還讓她掛上“勿擾”警示牌。
依照慣例,劉警長將資料並排對比,並將幾人身份一一作了詳細調查之後,擬出了一份詳細的調查資料如下:
死者陳明:男,54歲,星星出版社總裁兼CEO,妻子早逝,後一直未婚,而他的感情生活也一直無人了解,身患較嚴重高血壓,需長期服用藥物。有一個女兒名叫陳芸。
其女兒陳芸:女,28歲,未婚,洪縣大學國際經濟學博士學位,大學還兼修了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曾經於洪縣第一醫院做實習醫生,在針灸推拿科、腦科、心血管內科均有一定治療經驗,工作3年後進入自己父親的公司工作,現擔任公司市場部經理,統領公司市場規劃。據說曾經在醫院結交過一男友,後因父親陳明阻止其交往,給了一筆錢,讓她男友離開了她,為此悲痛不已;後來她因喜愛醫學工作,想做一名醫生,卻是遭到父親的極力反對,為此她還和自己父親吵了幾架,過了幾個月,最後不得已還是來到公司上班了。
其秘書劉小茜:女,25歲,大學畢業後因酷愛寫作而來到星星出版社工作,工作1年後因表現優異被總裁陳明升為總裁秘書。而此人被提升為秘書之後很遭同事嫉妒,此外,不少人說她是因勾引陳明才得以成為其秘書的,但這種說法也沒有切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