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最近總喜歡找借口出宮,目的就是找唐明蹭肉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人都有一個難以啟齒的痛苦。看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朱高熾,唐明鬱悶許久的心情總算好轉了許多。
兩人一碰麵自是沒什麼好說的,老規矩先找個地方海吃一頓再說。可這次唐明似乎沒什麼心情,看了看馬車裏放著的幾隻野山雞,小白的戰利品,唐明決定到郊外找個地方親近大自然。
朱高熾隻要有肉吃便沒有問題,於是兩輛馬車向城外而去,北城門出去不遠便是正在建造中的農學院,占地足有三畝的農學院已經建好了一大半,春耕的時候也把試驗田全數種好,再有半個來月便可看收成結果。
唐明特意選了這個地方,自從他提出要弄農學院後便把這裏交給朱高熾去忙乎,他從那以後還真沒來過這裏。如今的變化還是挺大的,一圈逛下來這裏弄得井井有條的,看得出朱高熾這個太子還是挺上心的。
一看唐明那滿意的臉色,朱高熾倍感驕傲,得意的向唐明顯耀道:“怎麼樣,本太子管理得還不錯吧,你看這土豆和番薯長勢如此之好,定然能有個好收成。明年開春的時候便可大麵積種植,到時候大明將再無饑荒之人,有了足夠的糧食便可令我大明王朝的人口大大的增多,不出幾年定能迎來盛世。”
朱高熾有此想法很正常,可他似乎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土豆和番薯在災荒之年做為救急的食物絕對沒問題,可要是在人們不餓肚子的情況下,每天三餐以這東西為主食定然不妥。
要想真正讓人口增長起來,麥子與大米的種植才是關鍵,土豆和番薯最多隻能做為輔助的副食而已。再者說了這盛世並不是人口一多就能達到,人口一多也會爆發出更多的弊端來。
大明現在的國土麵積已經達到控製範圍的臨界點,交通與信息的傳遞讓王朝對廣闊的國土控製並不完全。為何曆代的皇帝都喜歡用自家的兄弟分封出去,鎮守一地。
為的還不是想讓他們幫忙管理王朝,畢竟他們是一家人。但如此一來總有一些野心家,時刻惦記著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為此他們有時會不惜一切代價。
這便是每一個王朝不能長久的傳承下去的最根本原因。在唐明看來,通信和交通無法與國土麵積相匹配的時候,唯有放棄大片的土地,先管好現有的不忙著擴張。
但這些想法他不能跟朱高熾說,這樣的想法一但說出來,必定會為他招來滅頂之災。
麵對一臉驕傲的朱高熾,唐明此刻隻能笑了笑點點頭承認他的豐功偉績。不想就此問題再談下去,唐明在小溪邊找了個風水寶地,開始處理山雞準備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