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安靜得令人不安,尤其是唐明整裝跪在殿門口,三呼萬歲之後並沒有得到朱老四的回應。
唐明想要偷看朱老四卻又不敢抬頭,此刻他的腦子裏不停的猜測皇上,到底叫他來南京是為了什麼事?剛才踏進大殿時,匆匆撇了眼,隻看到姚廣孝,還有兩個公公,至於朱老四的模樣他還來不及看清楚。
朱棣居高臨下打量著唐明,十五歲的年紀比他的想象還要年輕,北平負責試種糧食的官員已經送來急報,說是糧食長勢很好,再有十幾天就可收成。單從玉米的產量來估算,比唐明所說的隻多不少。
而那些沒有經過唐明雜交改良的玉米產量卻很低,而且還有三分之一得了病蟲害已經枯萎。這讓朱棣佷高興,如果不出意外,讓這些農作物在大明普及開來種植,不出三年將實現不再有吃不飽飯,或者饑荒的時候餓殍遍地的景象。
有了充足的糧食更可讓大明的人口急升,一個富強的盛世情節不斷的在朱棣的腦海裏形成。隻可惜現在想這些還言之過早,現在國內雖已太平,可圍繞在大明四周的鄰國無不蠢蠢欲動。
四年靖難之役已經讓大明王朝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根本就再也無法經得起任何大規模的戰爭。尤其是韃靼最為猖狂,從朱元璋開始便斷斷續續的騷擾邊境,朱棣為此才準備著遷都北平。
“汝便是唐明,師從異人。進獻改良後的農作物,為朕解去天下百姓之憂,此乃千古奇功,朕本該為你封侯拜相,但年齡尚小如此封賞並不和大明律法,姚卿家又多次進言讓朕莫加官於你,有功不賞,這並不是朕的作風,故讓朕很是為難啊!”朱棣嘴上說為難,可臉上卻是一點為難的樣子都沒有,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唐明看,等著看他怎麼回答自己。
唐明心裏那個委屈啊!瞧朱棣這口氣明擺著就是要坑自己,還問自己有什麼意見?唐明敢保證,隻要自己糊裏糊塗的說出心裏話,到最後一定什麼也得不到,說不定還會被安上一個什麼罪名?
“臣惶恐,皇上有念臣之功,臣已感激不盡,豈可再要封賞。臣流落海外孤島之時是鄭和大人相助,才得以回到人間,又得皇上為臣尋找到家人,令我們兄弟得以團聚,皇上大恩微臣用這點東西相贈都覺厚顏,豈敢再邀其功要其賞。”唐明話說得誠懇之及,馬屁更是拍得啪啪響,他就不相信朱棣能無恥到連點東西都不給自己。
“朕也聽聞過你流落孤島之事,三寶也曾有提及,島上多有牛馬卻荒無人煙,乃是位於黃海之中,距離威海衛隻五日航程。此島乃是我大明之國土豈可棄之不理,觀其位置與威海衛相鄰,便命名‘威海島’,朕再封你為威海候,威海衛三百軍戶歸你調度。”朱棣臉上的笑意更深,似乎對自己如此安排唐明的封賞很是滿意。
“老狐狸啊!”唐明聞言心裏暗罵一聲,你不封賞老子也就算了,最不濟你賞個一兩萬兩銀子,他也就認了。可朱棣這個摳門的皇帝竟然拿一個海外小島來做封賞,還說什麼島上多有牛馬,明擺著是要自己在島上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