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一)太空站的循環係統(1 / 1)

太空站在二十多年前是被設計成一艘前往火星進行殖民的飛船。與蟲族戰爭前的2033年,為了減緩地球上的人口壓力,人們二十多年前探索火星,隻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裏就在火星上建設地麵基地,其速度之快讓人歎服,而用太空飛船運輸上萬名人類殖民火星,自然地成為了這個快速發展的計劃的下一步棋子。

【火星殖民計劃請參照其他的條目】

其實殖民飛船的設計也在探索火星的同時進行當中,前往火星的太空航行要有兩年的時間,循環係統的研發是殖民飛船設計計劃中的重頭戲,幾乎計劃內的七成的科學家都把精力放在了研發能供上萬人使用的循環係統上,包括了生態學、有機化學、電化學等學科,工程之大,其科研耗資也是所有分項目當中最大的。

大家都知道即使研發循環係統的代價是如此之大,但這永遠是人們一定要跨過的一道坎,沒有循環係統,讓上萬人生活在太空上幾天都成問題。循環係統包括了空氣的循環,水的循環,還有物質的循環,致力於打造一個封閉的人造生態圈環境。

好消息是,第一代宇宙飛船就配備了循環係統,這個循環係統就是此時太空站的循環係統。多次實驗證明循環係統能滿足以上三種循環,其流失的資源數量大概是每年整個係統的百分之一,這百分之一在數學模型中演示過,是可以堅持到這上萬人進行這兩年的太空旅行的。

沒想到的是,這個循環係統一用就是二十年,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台巨形機器,甚至有宗教組織把埋設在鋼鐵地板下的循環係統當作神靈一樣看待。

空氣循環係統:人造葉綠素,把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其碳元素會被帶到物質循環係統。

水循環係統:其主要作用是讓水淨化成能供人類飲用的純淨水,部分水資源從物質循環係統中獲得。

物質循環係統:說簡單點的,就是把大便榨幹讓裏麵的水份進入水循環係統,剩餘部分搗碎成分子狀態,重新整合(空氣循環係統中碳元素製造的有機物會在此處聚集),變成肥料和蛋白塊供人類使用和食用。

細分的話還有熱循環係統,主要是用來吸收人們散發的少量體溫,還有各種生產中所產生的溫度,這些熱量加以利用,是讓太空站大部分地區保持常溫的關鍵。

二十年過去了,在上千萬次循環中有多少資源浪費掉了,這個問題就連總統都無法回答,不過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浪費的比例是超過總體的百分之二十,悲觀點的預測甚至超過了一半。

不管怎麼說,太空站上的資源會有枯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