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
盤古開天歲月長,千載輪回生與殤。
天下豈是一家坐,輾轉陰陽到他鄉。
人仙本是殊途道,福緣至時亦成仙。
誠心立得功業重,除卻妖魔上天堂。
自古道國之將亡,必有災禍。北宋宣和四年,宋徽宗在位,正是多事之秋,先有宋江,方臘之禍,後有金兵叩關,野有亂民,朝有奸佞,正是天不佑宋,地不佑民。也是合當亂世,奸佞妖邪當道,這億萬的百姓逃南地,躲山林。強人結夥,官兵無忌,孤單的亡魂也不知有多少?落難的老少不知能堆多高?青山上的白骨,不知何處埋葬?河裏的死屍,不知飄向何方?
那深澗的妖魔作亂,北海的孽龍為禍。山中有虎精狼怪,水中是魚妖蚌魔。真乃是萬民傷心無處躲,血肉身軀哪裏藏?黃泉路亡魂哭嚎,森羅殿冤鬼述苦。苦煞了牛頭馬麵。累倒了黑白無常。
且說十殿閻王見森羅殿中鬼魂如此之多,好生驚訝,急招陸判問道,“陸君,是何故亡魂如此多,冤鬼一大籮,你與我查一查他們陽壽是否已盡?冤情是否屬實?”陸判道,“下官這便去查。”當即領著一幹小鬼官查那生死簿,看那冤屈書。清點仔細,查看清楚,便來報與十殿閻王,言說這般這般。那十殿閻王聽著點頭,正聽間,忽有鬼兵來報,言說元始天尊到了。十殿閻王大吃一驚,秦廣王道,“天尊降臨,還不叩首相迎。”那眾小鬼,羅刹,判官,黑白無常聞聲皆是下跪,怎奈陰魂數太多,地方太小,跪不下去,秦廣王見此,歎道,“古來亡魂時時有,奈何今日特別多。”便是命眾鬼作揖相見。
說話間忽看的祥雲金光至,好不祥瑞。那元始天尊穿白袍,駕仙鶴,並仙童二人已然到了。十殿閻王並眾鬼皆是作揖行禮,元始天尊見如此多的鬼魂,要將黃泉路踩踏,森羅殿擠破,心中不悅道,“自創始元靈祖師靈竅初開始,女媧娘娘造人至今,未曾有過這許多的鬼魂。”向著十殿閻王問道,“十殿閻王,此地鬼魂何以如此之多?”
原來元始天尊乃是仙外仙,神中神。身在三十五重天外,不管人間往來事,往諸多仙山講道,去眾多宮府赴宴,今日自西方如來處論道,乘興而歸,不期駕雲之時忽聞哭嚎之聲,悲鳴之意,他遂問童子,“此是何人啼哭?”那童子好神通,隻是睜眼向下一望,但見雙眼生金光,那光厲害,能穿高山,能看大海,芸芸眾生皆在他的眼中,朗朗乾坤也逃不脫的他的金光,那童子金光直射到地府,隻見地府之中往來者甚多,哭嚎者甚眾,皆是新死的鬼魂。當即向天尊稟報,天尊聽得大驚道,“鬼哭聲悲傷,似有冤情,待我前往地府走一遭。”當即調轉了方向,命仙童前去報告,自己乘鶴緩行。那仙童到鬼門關前道,“小鬼聽令,元始天尊法駕,速速來迎。”小鬼聞言,嚇得轉身便走,向十殿閻王報告。
眾地府官員拜過,見天尊有問,楚江王答道,“天尊容稟,隻因如今天下大亂,山河不穩,使得百姓南遷,一路之上或被官軍殺死,或被強人所殺,或因饑餓而死,或因鬥毆致死,或因踐踏而死,或因溺水而死,或自縊而死,或被妖魔獵殺,或被猛獸捕食。死者不計其數,然眾觀而得,乃妖魔作祟致死者眾,故喊冤訴苦,擾得天尊。”
天尊聞言道,“古往今來,蓋逢亂世,雖有死傷,不曾見亡者如此之眾,原是有妖孽為禍。”心中盤算,卻已有了計較。忽聽一鬼,嗚嗚嚎哭,陸判當即使鞭,向那鬼鞭來,天尊眉頭一皺道,“且住手。”陸判聞聽天尊喊停,當即收鞭。天尊見那人,約莫二十歲上下,麵容枯槁,身體清瘦,穿著襤褸,掩麵哭道,“母親,孩兒不孝,不能侍奉左右,恨強人蠻橫,搶我銀錢,我不答允,便舉刀砍死。孩兒上不能報國家水土之恩,下不能報父母養育之恩,今番死了,豈不苦哉,待的孩兒過了奈河橋,喝了孟婆湯,便記你不得了。”說完便又是淚如雨下,聽得那眾鬼魂也是掩麵拭淚。
忽有一鬼道,“我等含冤枉死,望天尊與我等做主,送我等返望人間,侍奉雙親,報效國家。”說完,便是跪將下來。群鬼聞此聲,想及自己不幸,皆是跪將下來,懇請天尊做主。天尊見他們言語真切,不似有假,心憐他們,便道,“你等起來,有何冤情,隻管述來。”又命判官取紙筆記錄,那判官哪敢不從,當即執筆書寫。
天尊看著那先前的青年道,“你有何冤,與我說來。”那鬼道,“小人姓林,名勇,字先鋒,徐州人士,隻因金兵犯境,我攜老母逃亡,去江寧投親,隻因走到一山坳,老母年邁,勞累的緊行動不得,便喚道,‘兒啊,我渴的緊,你且尋些水來給我喝。’做娘的要喝水,孩兒怎敢懈怠,當即向著山下的一水澗中尋水,不知是哪裏的一夥強人,將我攔住,言說澗中水是他們的,要我財物。自古道地上的雨露天上來,這水如何成了他家的的,隻是小人一來勢單,二來怕老母擔心,不敢與他們爭論,且小人前去投親,身上的銀錢乃是救命的錢,給了他們,如何挨得到江寧,我苦求他道,‘大王,這些錢是我的救命錢,我和老母從徐州去往江寧投親,因老母口渴,前來討水,不期得罪了眾位老爺,實在惶恐,隻肯各位老爺發發善心,饒我性命,讓我母子過山。’強人道,‘可以,須留下買水的錢。’小人不從,他們便殺了小人,拿了小人的錢物,隻憐我那老母,如今孤單一人在那山坳中,孤苦無依,若是猛獸尋來,哪還有命?”說罷,嗚嗚好哭了起來,有鬼勸他,方才止住。天尊道,“你之情著實可憐,”便問十殿閻王,“此人陽壽盡否?”十殿閻王當即命判官拿了生死薄,細細查看,回道,“稟天尊,此人有五十壽命,陽壽未盡。”林勇聞聽,愈加悲號。天尊又問判官道,“此人冤情可曾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