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亂世(1 / 2)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玉鼎煉妖記》更多支持!

青城山,馬王廟。是連接大夏國東部邊境與內陸官道上的一座廟宇。平日裏路過的行人,商販都會進廟裏燒柱香磕個頭,以祈求一路平安,據說很是靈驗,所以雖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廟裏的香火著實鼎盛了一陣,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廟裏突然著了一場大火,雖然被及時撲滅,但從那以後卻不再靈驗,漸漸的便被人遺忘,荒廢了,少人問津。如今這裏又聚集了一大群人,不過他們不是專程來上香的信徒,而是一群逃避戰亂的難民。

五個月前與大夏國相鄰的鐵木國突然派出大軍入侵邊境,半月之內連奪大夏國邊境十二座城市,並繼續向大夏國腹地進攻。大夏國皇帝聞報雷霆大怒,立即調集大軍前來迎戰,兩個月前大夏國軍隊在巨齒關大破鐵木大軍,鐵木大軍餘部潰逃。大夏軍兵分三路乘勝追擊卻不料中了鐵木軍的埋伏損失慘重,三路大軍隻逃回了一路殘兵。大夏軍主將被嚇破了膽,再也不敢和鐵木大軍決戰,隻是龜縮在巨齒關內據險而守,一麵上報朝廷等待援軍,一麵派出小部隊騷擾敵方補給線,搶奪關外戰略要地。這下可苦了邊境的百姓,巨齒關外的三座小城,百十座村鎮便成了雙方的戰場,一座小鎮往往早晨屬於大夏晚上便被鐵木占領,過些日子又被大夏奪了回去,如此往複。地主貴人們躲進了巨齒關,百姓們能逃的也早都逃走了,隻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的隨著這亂世洪流起起伏伏。

如今這馬王廟外便住著一群逃出來的難民,他們大多是老弱婦孺,行不得遠路。隻能在此避難,祈求戰爭早日結束。廟外的空地上立著一個個簡易破舊的帳篷,沒有帳篷的便用樹枝幹草搭一個窩棚,更有人幹脆席地而臥。這群難民有一百多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大多互不相識,但在這裏卻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秩序井然。

荒廢的馬王廟雖然破敗,但卻被難民們打掃的很幹淨,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人們都變得很善良,更希望自己的善良能被神靈看見,不管是什麼神。

太陽慢慢落下,一天又將過去,馬王廟前升起了幾縷煙火,人們開始做飯了,幾口大鐵鍋架在燃燒的木炭上,半鍋清水已經煮沸,幾個婦人在鍋邊忙碌,不停的將一些野菜扔進鍋裏。幾個半大孩子蹲在邊上眼巴巴的望著鍋裏,香味飄來幾個孩子不自覺的咽了下口水。帶出來的糧食早已吃光了,附近的小動物能見到的也已變成了食物,如今連個老鼠也見不到了,便是這些野菜也越來越不好找了。

靠近廟門的地方有一個簡陋的小帳篷,帳篷前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盤膝坐在地上,身前放著一個臉盆大小的石槽,裏麵是幾株碧綠的草藥,少年手裏雙手握著一根手臂粗的藥杵正在低頭搗藥。少年眉清目秀,身上一件破舊但洗的很幹淨的寬大長袍套在身上顯得身體有些瘦弱。

一陣腳步聲從遠處慢慢接近,少年抬起頭,隻見三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向這裏走來,少年趕緊起身,隨手彈了彈袍子上的塵土,露出一個大大的笑臉脆聲道:“三爺爺好,王爺爺好,李爺爺好。”

走在最前麵的老人嗬嗬一笑道:“小秋,你爺爺在嗎?”

“爺爺去給李二叔家送藥去了,我這就去叫他回來。”

“不用,不用,我們在這等一會好了。”老人笑嗬嗬的道。隨後又伸出滿是老繭的大手在少年的肩膀上拍了一下道:“小秋,趕快吃飯去,你這身子也太瘦了。”

少年乖巧的應了一聲,先將石槽裏搗好的草藥小心的裝到旁邊的一個木盒裏,蓋上蓋然後才回身到帳篷裏拿出了兩個木碗,向三位老人微微點頭後,便向幾口煮著野菜的大鍋走去,並在人群後安靜的排隊。三位老人見孩子走遠,臉上的笑容馬上變成了一副愁容,帳篷前也沒有木樁凳子,三人也不說話便蹲在地上等了起來。

這三位老人再加上那個叫小秋的孩子的爺爺便是這一百多難民臨時的首領了,他們都是各自村鎮裏上了年紀的老人,德高望重。被大家推舉出來以便對大家進行合理的分工,還有對糧食的分配。

過了一盞茶的時間,一位老者從遠處走來,老者五十歲左右,身材削瘦,麵目普通,留著短須。一身洗的幹幹淨淨的長袍在這全是長褲短衫的難民中很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看見他過來,蹲著的三位老人馬上站起相迎,四人客套了幾句,便又一起蹲在地上,姓李的老人剛蹲下便皺眉問道:“葉大夫,二小子咋樣了,要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