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的過冬本領(1 / 1)

樹木的過冬本領

自然界裏有許多現象是十分引人深思的。例如,同樣從地上長出來的植物,為什麼有的怕凍,有的不怕凍?

更奇怪的是,鬆柏、冬青一類的樹木,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裏,依然蒼翠奪目,經受得住嚴寒的考驗。

那麼,樹木是怎樣過冬的呢?

樹木過冬的這個本領,它們很早就已經鍛煉出來了。它們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每年都用“沉睡”的妙法來對付冬季的嚴寒。

可見,樹木的“沉睡”和越冬是密切相關的。冬天,樹木“睡”得越深,就越忍得住低溫,越富於抗凍力;反之,像終年生長而不休眠的檸檬樹,抗凍力就弱,即使像上海那樣的氣候,它也不能在露天過冬。

植物是在快到冬天時聚積大量養分,然後在秋天時落葉,起到樹木失去蒸騰的作用,減少體內熱量和水分的散發,從而可以安全越冬。

常青綠樹采取“穿甲戴盔”的方法傲雪抗嚴寒。例如鬆樹、柏樹在其樹皮和葉表麵分泌出一層蠟質,既可禦寒又可防止自身水分蒸發。

一些樹木和灌叢則采取“舍末保本”的方法,丟掉“包袱”和“累贅”,以便安然越冬。

一些根莖葉植物,如韭菜、蓮藕等采取“兩條戰線”與嚴寒抗爭:一方麵結籽傳宗;另一方麵毫不留情地“丟葉圖存”,第二年再發芽生長。

有的植物通過體內糖化酶的作用,把蛋白質和澱粉轉化為糖並溶於水,從而增加植物細胞液的濃度,使細胞組織不易結冰。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植物抗寒禦凍的能力,使它們能夠以鮮活的姿態安全越冬。

許多闊葉樹在秋風刮起時,便開始做過冬的準備了,先是把樹葉變黃並脫落掉,接著進入冬眠狀態,樹液很少流動。

還有些樹種是通過人工防護過冬的。不管哪種方法,幾乎所有樹木在過冬時都或短或長地進入休眠狀態,基本停止樹的蒸騰、滲透和輸導等工作。

在線小知識

非洲的紮伊爾有一種會吹笛的荷花,人們叫它“水笛荷”。當微風從湖麵拂過,一朵朵荷花便發出清脆幽雅的笛聲。它的花朵巨大,花的基部有4個小孔,氣孔內壁覆蓋著一層花膜,隻要有微風吹來,就會發出各種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