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哪顧得了純陽剛烈之氣與這朵鉛色人花,身為神宵道派弟子,自身修的也是神宵道法,自是以清靈之氣為主。這純陽之氣,李長安沒有找到出路之前,是不會碰到。隻是丹田之中,也就隻有純陽之氣,沒有一絲別的氣息。反觀身上那把問道劍,劍內靈氣倒時時流動。
“難道是施展了“九天碧潭雷法”的緣故?”
李長安想起那天晚上的鬥法來,在李長安施展完“赤書玉字印符”之後,即已查覺自身丹田靈力已大大不足。而九天碧潭雷法,卻是大耗靈力的法術,在施展“赤書玉字印符”之後再逆天施展九天碧潭雷法,不僅是丹田中的清靈之氣瞬間變為烏有,就是肉體中的清靈之氣都被瘋狂的“九天碧潭雷法”抽走的一幹二淨。
現在的李長安,哪是什麼修真之人,最多隻能算一個凡間武士。一道霹靂在李長安的耳旁響起,仿佛上次那道九天碧雷,霹的不是那個白衣書生,反而正是自己。
李長安雙目癡呆,神智不清。殘酷的打擊讓他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嘴角裏總是念著不可能……不可能。而就在李長安快要失去理智的時候,敲門的聲音將李長安拉回了現實:“小道長,店小二送水來了。”
“嗯,進來吧。”
進來的還是上次給李長安開門的店小二,此時店小二端了盆清水,放於木桌之上。接著對李長安說道:“小道長,看來您上次病的不輕,難怪在劉大夫那裏看病看得如此之久,現在想必是痊愈了吧。”
“謝小二哥關心,我現在沒什麼事了。”
“那就好,小道長你忙,那我就先出去了。”
店小二倒是精明,上次見李長安出手大方,現在一聽到李長安醒來,急忙端了盆清水前來表現。在他想來,說不定這位小道長一高興,賞錢不就又來了嗎?隻是這一次李長安心思混亂,哪會想給店小二賞錢。
“好險。”
要不是小二哥的敲門,我差點走火入魔。李長安閉著眼睛,感受著現在已有的身軀。
靈力皆無,則不為修真之人。
李長安笑了笑,想不到我李長安在神宵道多年,卻仍擺脫不了一個凡人的境界。而且自己身為神宵道第十二代開山大弟子,現在這個樣子,若是傳了出去,可能又在修真一界添上一段笑料。
深深的吸了口氣,李長安盡量讓自己的心靜變得平和起來。隻是這一次,李長安不管是用何種入靜法門,皆靜不下去。心中百轉回腸,不知以後如何是好。
修真之路縱是一片光明,但我卻雙腳已廢,怎能走得了修真大道?
“嬸嬸,安兒無能,辜負了您的一翻栽培。”
現在這個樣子,李長安最為愧疚的,就是盧月雪了。
“來,安兒,跟我念,大學之道……”
盧月雪手持書卷,如聖師慈母的表情,一幕幕的出現在李長安的眼前。
“安兒,這個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的意思說的是什麼,你解釋給嬸嬸聽。”
“嬸嬸,這段話的意思說的是:有了意誌才會有定力,有了定力就能夠靜下心來。而能夠靜下心來,就不會妄動妄語,然後心性就會很平和,隨遇而安。隨遇而安之後,就會考慮的更多。考慮的多了,才有機會做到至善的境界。”
幼時的李長安記性非常好,往往是盧月雪隻說了一遍,他就能夠記住。現在李長安念出來的語氣,跟七歲那年說給盧月雪的話語,竟然一模一樣。
慢慢的回憶著幼時的情景,李長安的心神也隨著這些聖人所說的一樣,慢慢的靜了下來。
這一次,李長安已告別了剛才的煩鬧不安。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說不出的安詳。這種安詳有些像智者的麵容,能夠令人們不會迷失方向。又有點像儒家聖人的形貌,能夠讓人豁然明朗,幫助你解決困惑。
是的,李長安已經入靜。
這種入靜,不是身體上的入靜,也不是念頭裏的入靜,而是意靜,神靜。
身體不動謂之“身靜”,念頭不動謂之“心靜”,不知有我謂之“意靜”。
以前的李長安雖然能夠達到“隨念即止”的境界,隻不過是止掉念頭,此之為心靜。而這一次,李長安隨著聖賢書的聖人所言之力,將他推上了最高層次的意靜。
隨著李長安進入意靜的同時,呼吸也跟著邁進了一個新的境界。
無窮的元氣隨著李長安的呼吸進入了他的體內,此時的李長安就像浸泡在無窮的元氣當中,純淨的元氣修補著李長安的肉身。
又過了許久,李長安腦海裏閃現出了一句話語。
“食氣者,神明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