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兒,一會嬸嬸就要帶你去神宵殿拜你朱伯伯為師。神宵殿裏會有許多師伯師叔,更有你太師父在場,一會不可失了禮數。”
兩年時間裏,盧月雪已很少來往落雁峰,目的隻有一個,隻是為了更好的讓李長安進行修煉。而李長安也沒讓盧月雪失望,在落雁峰裏隻有李長安一人之時,李長安也沒有表現出什麼驚訝恐懼,更或者放浪形駭的動作。
“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
一個人的內心怎麼樣,如果一時很難於看出,那就將這人放於一地獨自相處。如果在獨處之時,此人與平時一樣,謙虛謹慎。就算無人在其身邊,也心態平和,保持正中。那麼,這人可稱為君子。若與之相反,雖然不能稱之人惡人,但表裏不一,也是這人的真實寫照。
落雁峰處,雖然是為人間仙境。但平白時間,也隻有一人。換做他人,可能早就不能保持內心的那份真誠剛正,但李長安卻超如常人。李長安認為,一人獨處之時,周邊會有千百雙眼睛在盯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是故,君子應該謹慎的對待一個人獨處。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仙妖怪之流,都已從傳說當中變為現實。那頭上三尺之神明,恐怕也是有的。
雖然盧月雪也知道,李長安根骨算不得什麼,但那份心性,實屬難得。就是這一點,千百年來,又有誰做得到呢。今日終於能將李長安收之門下,盧月雪接連叮囑李長安,實乃內心激動之表現。
“安兒明白,嬸嬸放心。”
剛才盧月雪並沒有表明要收李長安入神宵道,但從幾句話裏,李長安即已明白。現在盧月雪再度提取,李長安也就沒有多麼大的反映,心靜如古井不波。
盧月雪點了點頭,帶著李長安進入神宵大殿。
神宵大殿位於神宵峰上,凡道內大事,皆於神宵大殿中處理。要說這神宵峰,任景色並沒有其他幾座山峰美麗,更輸於九宵峰。但勝在大氣磅礴,周邊山峰靈氣齊彙聚於此,在此修煉,比他處更勝一籌。。
“師父,弟子已將李長安帶入此處。”
坐於大殿中正位置的,是為盧月雪,朱方時等一幹師兄弟之師,也是現任神宵道的掌門。姓張,名無為。
“嗯,有沒有帶他去曆代祖師那?”
張無為一頭白發,胡須也如頭發顏色一樣,不知活了多少年歲。也是穿一件道服,兩袖清風。雙目有神,似九天上仙,憐憫蒼生。
“回師父,剛從後山祖師堂出來。”
“那好,天賜,授徒儀式開始吧。”張無為開口說道。
這時,從大殿內走出了一位中年道人。此人姓陸,名天賜。但陸天賜並不是張無為的弟子,而是張無為師弟“姚相穀”之徒。隻是很可惜,神宵道雖為修真大派,但一直人丁不旺。十代弟子中,也就隻剩“張無為”一人,其他師兄弟,有煉功走火入魔而死者,也有下山曆煉不知所蹤者。好在還剩下“張無為”,若不然,這神宵道的傳承可能就要斷絕。
“是,師伯。”
接著陸天賜大聲念道:“神宵道第十一代弟子授徒儀式正式開始,各位師兄弟,左右分列排開。
“向太師父敬茶。”
這時,一童子將茶端至李長安麵前。李長安雙手端起茶杯,誠心念道:“太師父,請喝茶。”
張無為端起茶杯,停了停,並沒有立即喝下。而是慧眼仔細打量起李長安來。李長安雙眼清澈,本心純樸,一臉至誠。隨後深思良久,才將茶杯放於口前,喝了下去。
盧月雪暗鬆一口氣,為李長安捏了一把汗。
“向師父敬茶。”
隨後是向朱方時,也就是李長安的師父敬茶。
如此,李長安又將茶杯端至朱方時前。這次倒沒什麼意外,朱方時很快就拿起茶杯,一口喝了下去。
“敬茶禮畢,宣讀門規。”
陸天賜說完,拿出一幅錦卷,上書神宵道門規。
“凡入我神宵道,需得守我神宵道規。第一,不得欺師滅祖,第二,不得背叛同門,第三,不得亂殺無辜……”
這是神宵道的三大戒律,三大戒律之下,則是一些小門規。
“若有違者,輕者廢其道行,重者逐出師門。”
陸天賜將所有門規一口氣說完,合起錦卷。回頭看向張無為,張無為點了點頭。
“神宵道所有弟子聽令,迎宗譜。”
陸天賜大聲喝道,一道金光從神宵大殿中閃現,一玉牌出現於神宵大殿之上。玉牌初時隻有一尺,稍會過後,赫然一下增大。如城中金榜,大放光芒。
這塊玉牌,就是神宵道之宗譜,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才質所做,上書神宵道開派典故及曆代祖師姓名。
玉牌之內,第一行為開山祖師,名為:“伊帛元”。下方則是曆代神宵道弟子。
“朱師兄,請。”
朱方時從道童處拿起筆,沾了沾硯台中的墨汁,在第十二代弟子處,寫下了三字――李長安。寫罷,金榜玉牌騰空而起,消失於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