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章 慕尼黑的來客(1 / 3)

“啪嘰”

打火機的聲音在停電小區的一個小套間的小陽台上響起。

憑借著小區外麵些許車流車頭燈所帶來的亮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深深的吸了一口香煙。

停電什麼的,是已經有了通知。但是對於基本上很少理會小區通告的三點一線上班族而言,這個事情,男子似乎有些影響。隻不過對於喜歡在晚上更多的看書打發時間的男子而言,這種對於他來說,等同於突然斷電的事情,讓他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的。

“是不是該買個USP電源會更好一些?”男子無奈的自嘲一笑。

說實話,對於在家裏麵也很少做於工作有點關係的事情的男子而言,USP電源什麼的,根本沒有那個必要。畢竟作息還是比較有條理的男子,也不需要在家中設置這麼一個東西吧。

“是不是該下去走走?呼……”

因為覺得無聊而自言自語說出這句話的男子,看了一眼逐漸有些人家的客廳當中燃起的蠟燭亮光,然後對比了一下有些黑燈瞎火的小區花園,思考了一會之後,男子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男子是一個在一家民辦中學當中教導初中三年級曆史的老師。對於平常而言還是比較喜歡曆史的男子來說,初中的那些教科書,雖然說還不至於倒背如流,但是對於裏麵的內容,男子在上課的時候基本還是照本宣科的教導自己的學生。

有些事情,男子都知道怎麼一回事。但是麼,對於這些不過15歲的小家夥說太多,嗯,算得上更正確的內容,一來沒有這個必要,二來,他也犯不著跟自己的“飯碗”過不去,不是麼?

所以,平常來說,在家裏休息,然後去車站坐車上班,下班就基本直接回家的男子而言,看書是最好的打發時間的事情。

不是說男子沒有朋友,而是除了在公眾假期,比如說星期六或者星期日之外,其他人都很少會有時間出來。再者,他的朋友當中很多都成家立業,有些人的孩子甚至上小學了,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在平常的晚上出來消遣。所以麼,除了偶爾在星期六,星期天會幾個人約出來聊天喝酒吹牛,玩上兩把之外,像是讀書的時候那樣的事情,很明顯已經做不到了。

但是男子不認為這樣有什麼好或者是有什麼不好,既然已經出來工作了,有些事情還真的是讀書的時候的生活有著本質的變化,這樣的事情換句話來說,不接受也得接受,不是麼。

不過,男子在無聊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個學生在下午下課之前交上來一張紙,上麵寫的是有關於這個學生對於德意誌第三帝國的看法。

上麵的內容也不算太少,但是男子知道,他可沒有布置這麼一份作業。畢竟初三的曆史盡管是世界史,但是麼,有些東西不僅相當簡略,甚至還依舊存在一些錯誤的內容。尤其是一些關於二戰時期的曆史,本來能夠寫上半本書編幅都不為過的,就這麼十來頁不到就解決了,甚至還附帶上插圖的那種。

好吧,男子當時就差沒有問這個學生一句:“你給這個東西我幹嘛?”

但是作為一個雖然不算敬業,但是也知道“盡職”這個詞語的男子,還是對這個學生說道:“你想老師給你什麼呢?”

“嗯!老師,我想知道老師會對我寫的東西有什麼評價。”這個男生看著他的眼神很是堅定,一幅完全不怕打擊的表情讓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稍微思索幾秒,用眼神的餘光掃視了一下作文紙上麵的幾行內容之後,男子對這個學生說道:“放學之前,你來一下我的辦公室。”

“好的,老師。”這個學生得到了他的回複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男子很自然的將這一疊作文紙放進了自己的公文包當中,然後回到教師辦公室。

……

男子在下一節課並沒有上課,而這一節課結束掉之後,今天的課程也完結了。所以,既然答應了那個學生的事情,男子可不會食言自肥。

看了前麵幾頁的內容,男子臉龐上的笑意越來越明顯,但是他沒有將這東西給其他同樣沒有課的老師看,畢竟有些事情,男子也不想做。

花費了將近十分鍾的時間,男子將這些他下定義為一個很有創意,但是基本不可能做得到的,“一個學生對於挽救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想法描繪”。

男子拿起了自己放在辦公桌上的一根用來批改作業或者是考卷的紅色墨水鋼筆,在作文紙之間的評改間隙當中,針對一些想法寫下了自己的看法。

“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失敗,相當一部分情況不能夠歸咎於希特勒,但是,就算沒有希特勒,一個類似於德意誌第三帝國,也許在某些方麵會顯得比較溫和的國家,很有可能會取代魏瑪共和國而出現。希特勒的出現也許是一種偶然,但是當時的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更多是一種偶然中的必然。”

這是男子對於自己的學生,將德意誌帝國的失敗很大程度都推到希特勒身上的看法之後,也不用太過詳細的進行思考,就迅速寫下了這麼一段評語。

接下來,男子或者是強忍著笑意,或者是思索一番,或者是陷入沉思一會的表情,在下課之前,總算完成了自己的承諾。

讓他感覺到比較好笑的地方,還是占據最大比例的。

就好比是什麼在41年打贏莫斯科戰役,好吧,男子直接這麼一個評價:“在零下四十一度以下的天氣,想要在莫斯科會戰中取得勝利,就算是拿破侖都做不到這麼一點。也許,費多爾?馮?博克麾下的部隊,要強於當其時的拿破侖遠征軍,但是,在比起得到莫斯科廢墟的法軍而言,德軍麵對各種情況,要殘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