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國內篇(84)(1 / 1)

現金在金融危機的時期顯得尤為重要,有了足夠的現金,才能有足夠的信心應對危機。為此,王建宙還加強了公司的財務管理,在公司內部實行穩健的財務政策,使公司有上千億足夠的現金。據統計,從2005年到2007年,中國移動的自由流動現金每年都保持在600億元之上,而經營業務現金流入淨額分別達到了1 317多億、1 493多億和1 686多億元。這樣良好的基礎,使中國移動有足夠的信心應對金融風險。

保守派的遠見

兵書有雲:敵進我退,敵退我守,其實就是說開放的人,要稍做保守,保守的人,要稍做開放。開放和保守都各有利弊,當想問題開放的時候,可能會把問題解決得很好,令人拍手叫絕,也可能把問題的危害無限地擴大;當想問題保守時,可能危險性少、麻煩少,平淡地就可以處理好,但也可能這種保守的觀念不能解決新的問題,它們之間是沒有絕對的。所以,在解決問題時,還要因事而宜。

中國移動在國外隻有巴基斯坦一家的業務,可是它的戰略目標是 “爭創世界一流通信企業”,它要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為什麼隻有一家國外的業務,卻要把目標定為“爭創世界一流通信企業”呢?這就是保守派的遠見!現在在國外隻有一家客戶,但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好多家,做好一家,也就能夠做好好多家。也許速度會很慢,時間會很長,可這正是穩中求進的表現。

早在金融危機始見端倪的2007年,王建宙就決定投資4億美元在巴基斯坦建塔,擴展網絡,改善銷售渠道,樹立新品牌並發展無線數據傳輸。在那種戰略目標下,他頂著金融危機的巨大壓力,在2008年再次向巴基斯坦投入8億美元,收購了巴基斯坦小運營商Paktel,並將其改名為CMPak,基站數從800個增加到4 000個。在他的努力下,中國移動的新增用戶達到30多萬,在國際化路線上邁出了一大步。

在中國移動國際化路線上,他有遠見,但是也很保守。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美國華爾街一蹶不振,這對眾多投資金融家來說是去華爾街抄底的好機會,但是中國移動對這個抄底的機會顯得很保守。王建宙對這件事持非常穩重的想法,他對華爾街的抄底行動並沒有明確的收購目標,反而堅持中國移動一貫的國際擴張戰略:“我們不關注發達國家市場,不關注歐洲市場,也不關注北美市場,我們首要關注的是亞洲市場,同時也在關注非洲國家市場。”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訊事業要比我們國家的通訊事業成熟得多,如果中國移動貿然挺進那些市場,就好比拿雞蛋和石頭碰,勢必“頭破血流”,而亞洲和非洲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的穩健的想法對中國移動國際化路線的發展和長久的發展都十分有利。目前,他隻並購了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在他的努力下,中國移動會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且中國移動會給他帶來更多的財富。管理好企業,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財富,它們密不可分。

財富之經

王建宙的學習經曆和工作經曆,都豐富了他的人生,那些是他最大的財富。而致力於中國移動的發展,將給他帶來更多的財富。他不是一個開放的人,可卻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充分體現了中國大思想家孔子的中庸之道;同時,他把“中庸”的智慧帶到領導中國移動抵抗金融危機的戰略行動中。他會帶領中國移動越走越好,穿越全球的金融海嘯,迎來最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