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生葉秋(1 / 2)

遊子三年未歸家,書生一朝欲回鄉!

大唐皇朝建立百年有餘,正是國富民強之際,乾元年間皇帝重文輕武,舉國風氣皆是以吟詩作對為榮,放下了弓馬射術。

乾元二十年,久居長安城考取功名未成的學子葉秋望著窗外飄雪。

“三年未歸,也該回家一趟!“

葉秋端著酒杯,心思卻是飄回了遠在千裏之外的家鄉,突然間就湧出無限渴望回家的念頭。

也許是終日苦讀聖賢書,想到了那句“父母在,不遠遊”。

更是心中有點累了,回想多年前,自己還是最年輕的解元,騎著高頭大馬身穿白衣滿懷激情,前往長安城考取功名!

隻是,多年下來,蹉跎了歲月,花了無數的銀子,的來的也僅僅是年紀增加幾歲而已……

“葉兄,憑你才華,考取功名豈不是手到擒來?”

葉秋的身邊一名青年男子手執折扇,有點不解。

葉秋望著青年男子李堂山,苦笑說道:“李兄進入長安城時間太短,怎知現如今考取功名不止是要才華?”

李堂山一聽,有點不解,他也隻是個飽讀聖賢書的書生,怎會知道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葉秋搖搖頭繼續說道:“當今世上,想要考取功名,那就是要卑躬屈膝給達官貴人溜須拍馬。多少不學無術隻會鬥雞遛狗之輩現今活躍朝堂之上!“

想起這些,葉秋就有深深的無奈。

滿腹學識的人沒有機會出人頭地,權貴之家的孩子或者溜須拍馬之輩卻能平步青雲。

“盛極而衰!”

葉秋相信這句話是對的,也有著深深的憂患意識,明白,現在大唐皇朝這是由盛而衰的轉變。

熟讀史書的他雖然明白卻也不願相信,更不會對任何一個人談起這事。

雖說現在風氣頗好,因言獲罪更是不可能,隻是他自己都不願相信這是真事。

“隻要能當官,光耀祖宗,結識一些達官貴人也是必要的,這也不丟人!”

李唐山聽到此處卻是出言反駁,他可不認為結識達官貴人就一定是卑躬屈膝。

哪裏知道,葉秋一聽此話,將手中的酒杯重重的放下,起身就走:“道不同,不相為謀!”

世人多說他葉秋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實實在在的狀元之才,他也是深深知道自身的學識,故而更加不屑卑躬屈膝的迎合他人!

“我還是將以自己的實力打動主考官的心!”

正是因為自身才能太過於出眾,所以,葉秋認為,自己一定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光芒是本身的才能!

對於大唐,他有著一絲失望,也帶著幾絲希望。

李堂山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望著葉秋的背影,端著小酒杯不住的搖頭:“書生意氣,豈不知鬥雞遛狗,溜須拍馬也是一種本事?當真是讀書讀傻了!”

葉秋不知李堂山對自己的評價,不過就算是知道也不會有什麼表示。

畢竟這樣的話好多人跟自己說過,隻是他心中還是有著堅持,他始終相信,節操比什麼多重要。

德才、德才,一個人一定要先有德!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葉秋自豪的本錢不僅僅是自己的才華,更是自己的德行!

出了門,葉秋走在大街上,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更是想念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