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劉大叔沒有走,徐桐當然也沒走。徐桐懷著興奮的心情和村裏人一一道別,大人讓徐桐保重自己,有空回來看看。而孩子們聽說徐桐要走都帶著羨慕的眼神圍在徐桐身邊,張小胖、孫鐵、吳燕三個徐桐最最要好的朋友約定三年後徐桐一定要回來看他們。他們不是不想出去看看世界,而都是父母的獨子、獨女,不可能不顧父母的感受獨自去闖蕩。一夜無話,第二天天還沒亮,徐桐就早早起來,收拾好行李,其實也沒什麼可以帶走的,兩件破舊的衣裳一床單薄破舊的被子。劉大叔還沒睡醒,徐桐從木屋出來順著小路向西來到小路的盡頭,這裏有很多凸起的小土包,都是村裏去世的人埋骨之處。徐桐快步走到其中一個小土包前跪了下來,恭敬地磕了三個頭,“父親。我要跟劉大叔走了,過幾年我一定回來看你,再見了父親。”說完。徐桐站起身來又從原路返回小木屋。這時劉大叔也已經起來了。兩人簡單地吃過早餐,背上簡單的行李就開始出發了。
出了木屋向東走半裏就來到百靈山腳下,這時天才剛亮。徐桐回頭望了一眼生活了六七年的小山村。遠遠看見張小胖、孫鐵兩人站在他住的小木屋前向他揮手告別。顯然朋友們是來給他送行的,可惜來晚一步,徐桐也向他們揮揮手,心裏默默地想著:“保重,我一定會回來看你們的。”劉大叔看了看徐桐說道:“走吧!有緣總會再見的。”徐桐轉身跟在劉大叔身後沿著幾乎沒有路的山坡向上走去。很快徐桐心中對外麵世界的向往衝談了心中的離愁,跟在劉大叔身後問長問短,劉大叔也笑眯眯地替徐桐解釋著各種問題。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從小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小山村中,問出的問題自然難不倒他。經過大半天的趕路,兩人終於來到了山頂。徐桐抬眼望去,不是高大的城市而是延綿的群山。正在徐桐失望的時候,劉大叔嗬嗬一笑道:“別心急,我們剛剛隻是走過了百靈山脈中的一座小山而已。”劉大叔用手一指,“看那最高的山峰,翻越過它才算走出了百靈山脈,路還長著了。好在山裏沒有大型野獸,晚上睡覺也不用擔心什麼。”徐桐默默地點點頭,跟著劉大叔身後。劉大叔邊走邊說道:“百靈山脈延綿數千裏,地勢險要,隻有一條小路進山,山裏沒有大型野獸,藥材也很少。百靈山不知道是怎麼得名的。除了你們生活的小村,山裏再沒有人家。隻有像我這樣做點小生意的人過幾年會來一次,山裏的人很少出來的。”徐桐是懂非懂的聽著,很多劉大叔說的東西他都聽不懂。但徐桐都用心記著,總有一天他知道自己什麼都能弄懂,以後也一定比劉大叔知道的多。
經過四天的長途跋涉,終於遠遠地看見劉大叔口中說的黑石城了。黑石城一座用黑色石頭修建的大型城池,背靠一眼望不見頭的原始森林。一條平靜的長河繞城而過,前麵是一大片翠綠地莊稼。一條平坦的大道從高大的東城門一直延伸到森林的深處,西城門就很小了對著無數小路,小路在城池和莊稼地裏環繞,稀稀落落地分布著一些房子。徐桐這時正和劉大叔走在一條小路上,劉大叔一邊趕路一邊向徐桐交代著:“到了城裏,不要好奇,問東問西,看見什麼記在心裏,沒人的時候問我。跟我緊點,城裏人多,一但走散,我就很難找到你了。”徐桐默默地點點頭。一路走來,所謂望山跑死馬,當他們到達西城門口時已經快天黑了。沒有人出城,隻有幾個行色匆匆的路人趕著進城,門口站著四個沒什麼精神的士兵,手裏提著長槍正在催促著行人趕快進城,馬上要關城門了。徐桐和劉大叔緊走幾步趕忙進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