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的黑色寶船慢慢降低高度,在距離海平麵還有半米高處停止了下降,開始貼著海麵滑行。船腹兩側的炮倉艙門紛紛打開,在陽光的照射下,露出裏邊黑黝黝的炮口。
這種老式的紅衣大炮,最早見於歐洲,是十六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火炮,於四百多年前明朝早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夷大炮。據傳,當時的荷蘭人最擅長使用這種大炮。但時至今日,在它的發源國,已經完全見不到這種落後的老古董了。
在20世紀的當下,這種紅衣大炮居然還有市場,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這種奇跡的底氣就在環世界。是勤勞的明國人,利用來自環世界收獲的黑科技,讓這早該進入軍事博物館的老家夥,煥發了勃勃生機。
不得不說,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優點。它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三米左右,口徑一百一至一百三十毫米,重量在兩噸以上。大明目前列裝的紅衣大炮,已經基本看不出它荷蘭老祖宗的影子。它通體施加了神奇的東方符篆,自炮管尾部開始,一直被雕刻進了大炮內部。
這些符篆分門別類,主要分為四大根係。有操作風的符篆、有操縱地的符篆、有操縱火的符篆、有操縱水的符篆。材質最好的是由天外玄鐵等貴金屬打造的紅衣火炮,它能夠承受多種複合式符篆。
但因為造價的緣故,這艘船上的紅衣大炮大多采用的是,由美利堅國進口的合金。它隻能承受至多兩種不同根係的符篆。
相比現代火炮,經由東方符篆加持的火炮,不但自重輕、而且威力極其大。它不需要火藥,直接由炮管底部的風、火符篆抽取能量,然後催動膛內的實心鐵球轟擊而出。經過風、火之力催動的鐵球,造成的殺傷力不弱於現代的武器,甚至在很多方麵都其獨特的優勢!
為了盡快獵殺數年之前就該被殺掉的獵物,在千戶的要求下寶船開啟了太陽風帆、魔晶動力爐、以及仙術符篆加速係統,使船隻的速度被拔高至了頂點。
這樣不計成本的高速航行,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在短短航行時間內,他們就燒掉了普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有的財富。不過戰爭本就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情,這艘名義上掛靠在大明朝左軍都督府、爪哇所的寶船,一應消耗都由左軍都督府報銷。
甲板的中央,離千戶不遠處,有一個堪輿師。
此刻,他正在觀察一麵由水晶打磨的羅盤。這羅盤有半米大,懸空漂浮在他身前。
羅盤的指針固定向一個方向,在那裏有一個亮點。這就是此行的目標了。它也被預言之神標記的目標。有了雙重保險,千戶這次不慮獵物再次逃脫……
堪輿師反複觀察羅盤上的比例尺,此刻目標已經離的很近了!同時,船上的技術員與明國的一顆軍用衛星取得了聯係,確認坐標就在前方不遠處的某處海域。